从社工的视角浅谈2015年河南省高考作文

李深江 2015-07-01 10:19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2015年河南省高考作文题目涉及到了家庭伦理与法律的关系。可以看出出题者的意图在于树立新时期的法律观念。但是也不能忽视这种转变带来的问题。

2015年高考的硝烟逐渐的淡去,成绩已经成为过去,作为一名经历过高考的学生,我至今还对高考保持着相当的敏感度。每年高考的第一科都是语文,对于语文,作文是占有很重要的比重的,所以每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不仅是考生关心的重点,也是社会热议的话题。对于今年的作文题目我想从社工的视角去谈谈关于自己的看法。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心头为之一振,我在为今年的考生担心,因为我觉得这是一封很难书写的信。专业的敏感度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想如果这个女孩如果没有报警而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作为一名社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因为父亲对女儿的建议置若罔闻。女儿感到深深地无奈,所以最终选择了报警。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女儿亲手把自己的父亲送进了监狱?”。我在想女儿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在写这封信啊!社工理论助人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素质就是“同理心”的运用。我此刻也怀着一种同理心去体会作为一名女儿的感受。我想女儿把自己的父亲亲手送进监狱,不是女儿对父亲的责怪和恨,相反这是女儿对父亲至深的爱,我觉得这种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在中国传统“孝道至上”的文化观念里,这是一种多大的勇气啊!

假如女儿在报警之前找到了社工,社工经过努力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这是女儿提出要把自己的父亲送进监狱强行进行矫治。女儿如果征求社工的意见,作为社工应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涉及到伦理与法律的问题。我想这也是社工在接触案主时会遇到的问题。如果按照职业原则来说我们应该支持女儿的决定,我们在遇到自己案主发生违反法律的时候也应该这么做。但是人性道德,家庭伦理与法律之间的选择是艰难的,即使做出选择,我们对于这种选择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社会舆论压力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不知道教育精英们在出这道作文题目时,考虑到“法与情”之间的关系了吗?这些教育精英有没有运用到“同理心”,假如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自己是否真的会亲手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监狱。假如真的这样做了,自己如何在以后面对自己的孩子。怎样和孩子解释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孩子能明白这样的良苦用心吗?

我觉得女儿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父亲的原谅和社会的谅解。虽然女儿做的“合法”却不“合情”。所以我想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女儿是需要社工的介入和帮助的。首先社工需要让女儿摆脱因为传统观念所带来的自责感。让女儿坚定自己选择的正确性。鼓励和支持女儿的行为。然后问题的核心就是重塑父亲的“认知”。让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女儿对自己的爱。

美国经典犯罪电影《七宗罪》最后一个镜头是从艺术的角度诠释了男主演者心中关于“法与情”的理解吧!影片结尾的设计是大卫.密尔斯见到遇害女友的头颅,终于控制不住愤怒射杀前来自首的凶手,同时也令凶手得已实现他完成“七宗罪”的构想,影片的投资方之一的新线影业的主席认为这个结局太过黑暗,不允许用这个结局。之后该片的男主角布拉德.皮特对投资方说如果要改结局他就退出拍摄,结果投资方最终妥协。虽然结局比较悲惨,相信观众对警察的举动也能理解吧!

今年的作文题目,我想命题者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作文使学生确立新时代的法制观念。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树立法治观念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的感情因素和伦理观念。如果一厢情愿的这样认为,不考虑实际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情感因素,恐怕会事与愿违,最终变成了一个“笑话”。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想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死板硬套。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