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思斌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文为《高校教师创办社会工作机构口述史》的序言
1.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实践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两个不同于境外的特点:一是政府推动,二是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以下有时简称教师办机构)。这两个不同反映了中国社会工作在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历程和发展效果上的差异,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二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这两个重要特点引起了不同方面的关注:政府推动的发展模式对国际社会工作界来说是新奇的东西,毕竟100多年的国际社会工作发展史上没有出现过像中国这样由中央政府如此强有力、大力度地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现象;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在关心和关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境外同人那里更是一个话题,国内(大陆)一些关心社会工作发展方向、模式和效果的同人对此也特别关注。就后者来说,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实际上构成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个事件,它包含了当事人的创业和奋斗、成功与失败,引来了一些人的称赞和一些人的怀疑,甚至它还是人们在猜测的一个谜。
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是一个阶段性现象,但是这个阶段还在进行中,在一些后发展地区这种现象会继续发展。于是,怎样看待、理解和评价这一现象,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有哪些经验和陷阱,对后来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有哪些启示,都是值得讨论的。这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先行者们对创办机构和机构创办初期发展过程的叙述,既是他们的心路历程的表露,也是他们对机构发展过程的反思,这是很有意义的。作为我国知名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创始人、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口述史活动的组织者、深圳大学易松国教授,很希望把创业过程写出来、吐露心声,以与各方人士特别是社会工作界同人分享,并希望我能据此写一些话。我比较愉快地答应了。
我对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关注是一贯的,在认识方面有如下原因:
第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需要现实的场域,而高效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部分地满足了这一要求。社会工作是实践的,当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重建并得到一定发展之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需要专业的实习基地,以实现课堂教学与实习的较好结合,社会工作界需要展示自己的实践。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建构了这样一个专业实践场域。
第二,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走专业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社会工作重建之初,我国没有像境外社会工作早发地区那样,有比较成熟的、吸纳专业社会工作的社会服务机构。专业社会工作在学校之外广大场域的实现要靠一批懂得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价值观明确和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人去尝试、示范,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是这方面的重要实践。这一实践是尝试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它将从专业教育的角度实际说明社会工作的“嵌入型发展”是怎样进行的。
第三,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本土化发展的路径和水平。20世纪90年代初,在社会工作教育重建之初,我曾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做过预想:一是既要遵循国际规则,又要面对我国实际;二是面对中国的改革,必须处理好专业社会工作与本土实践(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关系,并初步讨论了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中体西用”“移植变换”问题。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十分复杂的过程,笔者认为,从社会工作教育的角度看,本土化有两个环节十分重要:一是高校教师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在教学过程中对来自外部的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价值观进行选择;二是在实践中检验来自外部的知识。从实践的角度看,我认为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从而将自己的专业理论和知识与现实去互动,形成真正有用的实践知识,这很重要。所以我有一种想法,那些领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教师和对社会工作实践有较深介入的高校教师,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是我们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水平。
第四,对领办社会工作机构的高校教师的地位与发展的关注。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既是中国政府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创新举措,也反映了政府部门之间的政策不协调。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领办机构的教师付出了艰辛,但是这也耽误了他们的学术研究,甚至影响了他们在学校中职称、学术地位的提升。高校教师办机构是一种跨领域实践,其中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制度政策的不整合造成的,但是这种不整合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要由领办机构的教师来承担。我虽然在一些场合有过呼吁,但是效果不彰。好在,一些领办机构的高校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了这些矛盾和问题。
可以看出,笔者对教师办机构的关注主要是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角度着眼的,是宏观层面的看法。实际上,要真正理解教师办机构这一“事件”及其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经验与教训,还要看当事人的实践和体验。所以,领办社会工作机构的高校教师关于这一实践的口述史是重要的。
2.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情怀
易松国教授牵头进行的高校教师办机构口述史,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高校教师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委员会的一项集体活动。按照这项活动的设计,要选择办机构比较早,而且发展得比较好的机构创办者,围绕高校教师创办社会工作机构的背景、动机、方式及心路历程等进行叙述。这是对时过不久、十分重要的一段历史的回顾。由于时过不久,多数还在继续忙碌,所以对当时创办机构时的情况、重要事件应该是“记忆犹新”的,重要的心理感受也不会完全散去。对于参加此次教师办机构口述史活动的机构,我大多数比较熟悉。一是高校教师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委员会成立后,每年年会期间都有专门的论坛,相互交流经验和发展中的问题,易松国教授都邀请我参加,我很愿意并积极地参与,听各位机构创办者的情况介绍、感慨和诉求;二是在其他场合,在与机构创办者相遇时,我会主动询问办机构的情况,老师们也很愿意向我介绍和诉说;三是通过网络了解到不少机构的发展动态。
由于对教师办机构情况比较了解,尤其是对创业历程和发展中困难的了解,所以我的感受就是“大家辛苦了”,再就是“谢谢大家”。这是每一次我们相见时我首先说的两句话,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
在发展社会工作的制度并不太健全、微观环境也不十分有利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驱动高校教师拿出他们自己的时间、金钱甚至脸面,去面对未曾预料的困难,并克服困难、不断前行的呢?我认为是专业情怀。我比较过一些办机构的老师,他们在性格上有所不同:有的敢想敢干,有的文静沉稳,有的外向,有的闷头做事。但是有一点是比较一致的:他们多数是社会工作院系、专业的负责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有责任感,当然还包括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认同,对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的很好掌握。我把这些称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情怀。专业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宗旨和理念的认同,并积极地去实践专业目标和理想的心理特征。专业情怀包含对专业的感情,也包括内在或外显的激情。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对专业的认同、热爱和内在的责任意识。于是,专业情怀作为一种内在动力促使人们去行动和实践,强烈的专业情怀会有力而持久地支持和推动人们的专业行为。
高校教师创办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情怀是什么,在他们的口述史中如下几点是明显的。
第一,为了学生的专业成长。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是后发展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遗产的基础上重建的专业社会工作。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教育先行”,使专业社会工作教育超前于“表达出的现实需要”。由于社会体制改革滞后,我国基本上没有可用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实习的机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非专业实习(实践)的矛盾一直制约着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专业实习机构的缺乏促使有强烈责任感者,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自己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问题。不少中西部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深圳(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是接待大户)和广州实习。先发展地区和较早创立的社会工作机构在支持全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上功不可没。
第二,改进自己的教学及促进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是实践的学问和方法,没有专业实践而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是误人子弟。在缺乏社会工作机构的情况下,一些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去了工青妇实习,更多的是到社区实习。但是由于社区缺乏专业社会工作者,又加上社区居委会忙于完成上面派来的行政事务,所以在相当大范围内出现了实习学生被分配做杂务的现象。也由于有些社会工作教师是转专业过来的,所以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和实习存在缺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可能办好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自身亟待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也是倒逼自己的做法。一些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集体创办机构,那些办得好的社会工作机构也吸收了不少社会工作教师做学生的督导,都提高了该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水平。其间,创办者自己也有提高。
第三,为学生就业找出路。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就成为一个压在学校和专业身上的石头,社会工作专业也不例外。由于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较晚,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它的知晓度不高,再加上人事制度改革滞后,这就使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一时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办机构就能够吸纳一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一些确实对社会工作有较高认同的学生还可以在机构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教师创办社会工作机构与企业的最大差别是,社会工作机构是非营利机构,而且把培养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和毕业生)置于重要地位。由于机构招聘来的基本上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所以,不管是自己的亲学生还是其他学校的学生,领办机构的老师几乎都是沿用“师生关系”来处理机构内部的工作关系,教师亲手示范,甚至员工出了差错,作为管理者的教师也“心慈手软”。这一切都是为了刚迈入社会的学生的发展。
第四,协助政府做好改善民生、社会建设方面的工作。社会工作的天职是救难解困、扶弱增能、追求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快社会转型以来,各种社会问题比较突出。政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战略背景下,努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决定大力发展社会工作的。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是对这一政策的积极呼应。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机构在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中作出了成绩,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在社会工作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模式正在向现代化方向迈进,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服务是有贡献的。
第五,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大情怀,在不同的创办者那里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机构创办者就是要利用政府重视的有利条件把社会工作在一定地区做起来、发展起来,既做专业服务,也探索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道路;有的创办者除了教学任务就是忙于机构工作,那是一种事业心;有的老师甚至为了一心办好机构提前退休,不畏挫折、不计个人得失,坚持一股劲往前走;还有许多较早创办机构的教师提到了兴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溢出效应”,包括接待各方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机构实习,以及毫无保留地向拟兴办机构者介绍经验和教训。
第六,为了专业发展不辞劳苦的实干精神。高校教师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一星期上几节课,其他时间坐在办公室里看书、喝茶、备课,所谓坐在“象牙塔”中。但是,领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教师却明显不同。除了政府搭建平台、邀请教师办机构者外,其他所有办机构的高校教师差不多都是从起草申请报告到跑注册,从项目申请到处理政府延期拨款带来的问题,都是亲力亲为。太多的新领域要去涉及,太多的关键问题要去处理,许多困局只有领办教师出面才能解决,还不用说由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变为向有点实权的公务员催要拖欠项目经费的“乞讨者”。这一切,都要领办教师静下来、搭时间、费精力、带学生、稳心态、建关系,不敢懈怠也不能出差错。这是为什么?就是为了社会工作机构能顺利发展,是社会工作的专业精神和责任心支持着他们实干苦干、取得成功。领办机构的高校教师之所以受敬佩,就是因为他们具有的专业情怀和奉献与奋斗的精神。
3.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理性
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不但有专业情怀,也有专业理性。所谓专业理性,是指社会工作教师在领办社会工作机构和促进其运行及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性思考和理性行动。这些思考和行动之所以是理性的,是因为经过领办老师认真思考认为是有利于机构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所以,这里的专业理性是基于机构成长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理性。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理性来自他们对社会工作事业的承诺,也来自制度之间、制度与实践之间、各种角色实践之间存在的张力,即各种不整合的因素要求办机构的教师在矛盾之中选择,而教师的选择是站在有利于专业发展角度的选择。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对得起学生和工作的责任心。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和学生的培养,可以不办机构也可以办机构。教师办机构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现实的实践机会,学生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机会改善,有利于促进解决学校关注的困难问题,从而也会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在学校里的地位。把创办机构与专业发展、专业地位结合起来,是一种基于专业发展的理性选择。
第二,促进教师更好地承担角色。创办社会工作机构的人多数是资深的高校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院系负责人,他们有提高教学质量、带好队伍的责任。教师办机构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创造了机会,也为自己履行职业岗位责任创造了条件。
第三,恪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专业信誉。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公布之后,创办社会工作机构成为一种“现象”。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规范竞争,甚至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面对这种发展中的紊乱情况,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虽不能完全免俗,但是能够坚守专业底线,尽量做好服务、不辱专业名声,并为完善相关制度提出建议。在各地,政府最信任的是高校教师创办的机构,因为教师创办的机构由教师资格和名誉做保证,也以专业为基础。
第四,理解政府,处理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政府购买服务、教师办机构是在政府的政策下实现的,这里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协作关系,或者称为“政府主导,社会运作”。承认这种关系,理解行政体制和政府责任所具有的科层制特点,是社会工作机构获得支持和发展的现实基础。高校教师办机构要理解政府的政策要求和运作模式,在政策框架下做好服务并有所创新,这有利于强化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良性信任关系,提高政府部门对教师办机构的积极评价。通过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建立和不断增强与政府的关系,是办机构教师专业理性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实践智慧。高校教师办机构的成功者在这方面的表现是恰当和明显的。
第五,在适当情况下选择退出。社会工作机构兴办之艰难、进程之坎坷、投入之巨大、成长之不易、收获之欣喜,使创办者把机构几乎视为自己的“儿女”。但是,这些创办者又十分清醒:自己是教师,那是自己的正式职业,平常教学工作不能懈怠,最后总要“回归”——把它交给培养起来的、可挑重任的年轻人,培养新一代社会工作带头人,自己退居二线作为支持者或者离开;另外就是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过程,总结本土社会工作经验。这是相当理性的。
以上简单分析了高校教师办机构所体现的专业情怀和专业理性,实际上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不敢说高校教师办机构不存在纠结、各项事务都处理得十分得当,但是可以说专业情怀和专业理性是他们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特征。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刻画高校教师办机构的总体特征:专业情,角色明,知进退,反思性。
4.理解社会工作机构创业史
关于组织撰写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机构口述史的目的,易松国教授是明确的: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和认识高校教师办机构这一现象,为社会工作研究提供素材,为其他已经或计划创办社会工作机构的高校教师提供经验借鉴,作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重要史料。我以为,这几个目的是可以达到的。易松国教授让我作序,我想了很久:从什么角度去写。我没有参与领办机构,但我对此比较赞赏,当然也有过理性分析;我知道创办者的艰辛,也耳闻过一些人的不理解甚至怀疑;我了解这些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曲折,但更关注它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道路的意义。关于这篇序,我曾写过一个比较学术性的提纲,但是又觉得与这些口述史的风格、目标不协调,于是有了现在这样一个序。接下来谈谈怎样理解看待口述创业史这批宝贵资料的问题。
我先想到两篇与创业有关的文献,一篇是大家熟悉的《孟子·告子下》,另一篇是柳青的《创业史》。《孟子·告子下》中的名言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以说,大多数教师办机构所经历过的磨难都是难以忘怀的,但其才干的增长也是明显的,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也是可以写上一笔的。柳青的《创业史》是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合作化的,该书的一部分曾以《梁生宝买稻种》的篇名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那里书写了创业的艰难和成功的快乐。创业有创业的艰难,创业也带来了成功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是属于更多人的。高校教师办机构不也是如此吗?
怎样利用这批资料做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批资料是口述史,如果希望人们对社会工作机构创办过程和实践有所了解、启迪和思考,认真地阅读这些资料就可以实现。当然,阅读者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启发也不同。如果想利用这批资料做学术研究,则要有分析框架和精准的学术视点。一般来说,口述史的成果形式有两种:回忆录性质的口述史是对当事人的回忆资料的记录、整理、校正、编辑而成的史料;在此基础上,经过研究,形成自己的看法或观点称为口述史研究。口述资料的来源一种是由单一口述者叙述而成的史料,另一种是由多个口述者叙述而成的资料。后者是由多个口述者就某些关键问题进行的、近乎“三角测量”式的口述史资料收集,资料会更完整、更真实,它在确认事实和用以研究方面就更有价值。
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这批口述史资料是宝贵的,有心者用这批资料可以做一般的概括分析,可以做扎根理论研究,也可以做资料的内容分析。如果要就某一专题进行研究,可能还要补充资料。因为这些访谈性口述资料所涉及的面很宽,时间跨度也不太短,所以就某些事件的叙述和描述还不太细。这样,有志者如果想在这方面开展研究,就要再深入地挖掘资料。然而无论如何,这些口述史已经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考框架。
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说,这批口述史已经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角度看,以下课题值得研究:以社会工作机构为载体的社会工作实践发展过程研究;教师办机构过程中的教师、政府部门、学生、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研究;教师办机构中的专业成长与政策倡导下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建设研究;教师办机构与教学改革及成效研究;教师办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完善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教师办机构现象揭示了如下重大议题:教师办机构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教师办机构的实践:实践过程及其范式;教师办机构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的关系;教师办机构过程中的社会工作行政实践;等等。这些课题意义重大,需要进一步充实资料,系统地整理和分析资料,也需要有较宽的学术视野。相信这些课题的研究对我国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社会工作的教学和研究,以及理解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和事业的发展道路会大有帮助。
一篇口述史,情深意千言。筚路已成行,花开满社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