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秋,社会工作师,从事社工6年,就职于广州粤穗社会工作事务所
最近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源自中国社工时报微信号《社工的专业性体现在三个层面》,另一篇源自NGO发展交流网题为《当下中国社工行业的“专业性”迷思》。姑且先不谈作者的观点如何,也不谈专业和专业性为何物,至少说明专业性在社工行业是个高频词,甚至炙手可热。在我的身边同样充斥着专业性的推崇者,包括社工机构的领导,某些项目的负责人,某些政府官员,甚至有的督导开口言必称“专业性”,他们口里常常是这样的语言,“凸显社工的专业不可替代性”、“你的专业性何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真的答不上来。庆幸的是我们的社工并没有反问他们,“您认为社工的专业性该如何体现呢?”或许他们也说不清楚。
下面说正事,谈谈我对社工专业性的一些肤浅认识,仅仅止于对实务工作的一些认识,欢迎各位批评指正,不吝赐教,我将受益匪浅。
E.格林伍德在1957年发表的《专业的属性》一文中指出,构成专业性的要素有五项:系统理论、专业权威、社会认可、伦理守则和专业文化(Greenwood,1957)。以此反观,专业性绝不是指从业者受过了什么样的教育,运用了什么工具,采用了什么量表,也不是指从业者接受过什么培训,与某名师名校有联系。虽然以上要素并非判定专业性的唯一尺度,但是应该可以检验一门职业的专业化程度高低。社会学者开普兰认为,“对一门专业来说,重要的是要审视那些标志性特征的连续发展,而不是专业的理论与知识。”比如,在专业范围内,服务领域的独特地位形成、伦理守则的建立、培训的实施等(Caplow,1954)。
那么如何在社工实务中体现专业性呢?首先要明确,你所说的社工专业性,本身指的哪方面?你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社工的专业性?弄清楚了这点,才好回答这个问题。其次要清楚,所谓的专业性不仅是表面上能看出来的,也不是外人来看,而是要参加活动的人(活动参加者)真正体会到了有效,真正有了触动或收获。
一般来讲,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努力,整个活动(活动泛指社工所有的服务,并非社区活动,下同)流程是否顺畅?根据设定的目标设定引导语是否合适?活动规则是否符合你的服务对象或参加者?参加者在活动中是否有足够的活动机会?活动可能产生的效果以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活动的效果能否与你设定的目标相符还是背道而驰?如何将相关目标引导至你设定的目标?团队需要什么?将要走向何方?服务对象在活动各个环节的可能感受和表现?服务对象参加活动或使用服务的获益如何?
诚如一次“小一入学适应班”,要让参加者了解小学校园生活,协助其适应学习生活,为九月的入学做好准备。我们需要考虑参加者体验学校环境、课堂秩序的机会是否足够,设计的“校园环境大家知”、“模拟课堂”等环节能否达到设定的目标,参加者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削铅笔划破手、注意力不集中、哭闹、撒娇、不知所措等反应和情绪。参加者最终习得上学准备文具、学会削铅笔、了解小一的基本课程、课堂纪律和按时完成作业等收获。换句话说,社工在实务工作中考虑了这些问题,促进参加者获益就是专业的。反之,则无从体现专业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社工的专业性体现在社会工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活动(载体)协助服务对象达致设定的目标,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让其从中获益,正如社工行业最基本的出发点:促进人的福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