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尹阿雳 2015-05-19 09:30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却面临着人才短缺和专业人才流失的“双重”困境,“应然”与“实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针对上述困境和差距,很多学者都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就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并做一简要评述,期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引言

社会工作被誉为“社会工程师”。在西方,社会工作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成为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科学方法与社会制度”(徐永祥,2007)。而对于正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更需要社会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能为国家和社会排忧解难。一方面,国家需要大量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还存在巨大的缺口。另一方面,从高校毕业的正规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却大量流失。即我国社会工作面临人才短缺和专业人才流失的“双重”困境,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针对上述困境和差距,很多学者都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就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并做一简要评述,期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研究

学界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现状、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上,且大多为实证研究。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具体某地区的一所或多所高校的社会工作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得出该地区高校社会工作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参见王晓瑞,2002;徐莉,2008;常魏、茅馨丹,2009;谢启文,2011;曹丽莉,2011)。虽然各学者研究的对象都有所不同,但对社会工作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却基本一致:即就业领域窄、市场的认可度低、专业对口率低、专业人才大量流失成为不同时期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基本一致的就业现状。第二类学者从宏观层面以文献研究为主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参见彭海燕,2007;操竹霞,2010;谷凤艳,2011),得出的相关结论与前者也基本一致。总之,一方面,社会急需大量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低、人才流失严重。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大大地走在了职业化的前面,这就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面临的尴尬就业现状。

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人才流失原因研究

学界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人才流失原因的研究颇多,学者们普遍认为人才流失是“一果多因”。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体制障碍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瓶颈”(余冲、李立文,2006),社会工作对口的就业岗位门槛高筑(参见黎斌、张福东、邹强,2010)。长期以来社会工作职业的功能被政府部门和准政府组织(如工会、妇联等)的功能所替代,而这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最大雇主又都将工作机会给了公务员,所以要想去政府部门工作必须以考取公务员为前提,这也使得这条就业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挡。而在体制外,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则相对偏低,这也使得很多专业学生望而却步。

第二,“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谢启文,2011)。例如,谢启文在其文章中指出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设置与现有教学条件存在脱节现象;重视城市社会工作,忽视了农村社会工作的需求;缺乏相应配套的教材和资料;以课堂教学为主,实习训练课程偏少。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中,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动态适应性,双语课程体系建设尚未起步(参见谢启文,2011)。

第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很合理”(万梅,2009),整体师资力量仍有待加强,个别教师的教学水平亟待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老师专业化程度存在欠缺。在绝大多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很多是社会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等专业毕业的,多半教师都是“半路出家”,而这些教师也大多缺乏实践操作经验,有些教师甚至连最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都不具备,这无疑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教与学。

第四,“专业化的实践教学还比较缺乏”(付敏红、巫振鹏,2010),“教学科研和实践之间还存在脱节现象”(谢启文,2011)。在国内,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部分高校外,其他绝大多数高校都缺少专门的实习机构,甚至于社会工作教学最基本的实验室都没有或者形同虚设,而专门的实习督导更是无从谈起,学生大多只能局限在象牙塔里,无法走出校园去参加实践,而这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致命一环。

第五,学生个人素质对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参见付敏红、巫振鹏,2010)。由于对社会工作就业前景的不乐观,再加上兴趣使然,很多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把自己的学习精力都转移到对其他专业的学习上,致力于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和会计等近年来十分受欢迎的就业领域,而对于自身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则无暇顾及。

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人才流失对策研究

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人才流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学者们也一致认为其合理的解决对策也应涉及不同层面。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人才流失的对策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工作自身建设需要加强组织化和制度化”(王晶舒、刘丽晶,2011)。并且在加强社会工作自身专业化建设、塑造品牌形象的同时(参见李扬,2004;谢启文,2011),我们还需要与外界多交流,加大宣传力度,将社会工作的牌子打出去,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参见谢启文,2006),“增强社会对专业的认同”(余冲、李立文,2006)。

第二,政府要加强相关的立法,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来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参见李扬,2004;周绍宾、张华,2007)。这其中,设置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为毕业生创造良好就业环境成为关键一环(参见谢启文,2011)。

第三,拓宽社会工作的就业领域(参见黎斌、张福东、邹强,2010)。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传统模式,开拓社会工作就业的新思路”(谢启文,2006)。一方面,将社会工作向多个领域发展延伸,社会工作可以向企业发展“企业社工”,向网络发展“网络社工”,向农村发展“农村社工”(参见孔凡彪、朱志文、刘杰杰、徐文,2008)。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是,我们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参见屈朝霞、董明媛,2009)。

第四,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学生个人要学有所长(参见余冲、李立文,2006)。一方面,要深入学术研究,培养学术人才(参见李扬,2004)。另一方面,完善社会工作实践环节(参见余冲、李立文,2006),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紧贴国情,加强宏观政策社区和微观具体工作实务的训练”(谢启文,2006)。

第五,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参见周绍宾、张华,2007;王晶舒、刘丽晶,2011),同时学校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创造条件,引导毕业生合理规划个人发展。学生要做好职业规划,为就业做好各项准备(参见付敏红、巫振鹏,2010;谢启文,2011)。

五、总结

近十年来,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应该指出的是,在此项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对象单一,缺乏代表性。在横向上,缺乏与其他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的对比分析。在纵向上,缺乏各届学生之间就业情况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以后的研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已有的实证研究主要局限在某一地区的一所或几所学校,所得到的研究结果解释力和代表性不够,更有一些研究所能得到的关于毕业生的有效问卷数量不足,根本不具备样本的代表性。所以,学者们以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需要更加谨慎。

第二,实证研究颇多,理论性研究较少。在已有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研究中,实证研究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已有的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已有许多实证研究侧重运用社会统计分析技术等方法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但多停留在描述性分析层面上,得出的结论也多是较为一般化的、个别的、泛泛的研究结论,缺乏有新意、有深度的理论分析,缺乏基本理论的构建,缺乏理论模式的创建,使得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滞留在经验与现象的解释层面,而缺少理论架构的支撑。

第三,现有研究对专业人才流失原因的分析逻辑不够严谨,研究结论值得商榷。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学校的教学不规范、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水平低等学校方面的因素是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的重要原因。但是笔者发现,在上海、广州等一流高校毕业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也相当不乐观,其中个别高校在某些年份还存在无人从事社会工作或相关工作的情况。反而是有些专科院校、二流高校的学生从事社会工作事业的比例较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目前阶段,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能力的高低与其专业就业对口率高低之间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