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
小黄是个“嗜甜”的姑娘,喜欢吃糖果、巧克力之类的甜食。她有个习惯,就是会在每个包里都放上几颗糖。这样一来,不论她出门背哪个包,嘴馋的时候都能翻出糖来。
有一天,小黄和两个朋友一起逛街,逛着逛着嘴馋了,习惯性的翻包找糖,发现只剩下两颗糖。小黄手里攥着两颗糖不知道该怎么分,就在她犹豫的时候,一个朋友说,“小黄我也想吃糖”,小黄想都没想就递给她一颗糖,看了看另外一个朋友,她递出了仅剩的另一颗糖。之后三个人就接着逛街了,可是小黄越逛心里越不舒服,明明自己最想吃糖,明明糖是自己的,为什么自己却没吃到糖?但是当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的时候,她还是选择“牺牲”自己,尽管事后自己心里会不舒服。
都说“同理心”是社会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但是过度的同理心,会使你总能敏锐的察觉出或“自以为察觉”出别人内心的想法,很会为别人着想,而总会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时总会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与恩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讨好型趋向。
讨好型人的内心潜意识语言往往是这样的:
“我觉得,别人都比我好,比我有价值。为了获得爱、温暖和赞同,我需要投其所好,讨好别人。哪怕牺牲我自己,也不能和别人发生冲突,要让别人喜欢我,这样我才能生存下去。”
在这样内心语言的支撑下,尽管你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帮助对方,等你有事时却找不到朋友,但是下次的时候,你还会“义无反顾”的“牺牲自己”迁就他们。
“玻璃心”
小脆是个敏感的女孩,做事总是小心翼翼深怕出错的样子,对别人说的话也是反复思虑才给出回复。
有一次,小脆陪朋友去买衣服。试了几件衣服,最终在两件衣服之间“举棋不定”。论款式,她喜欢粉色修身的那件,而且价格也比较实惠;论搭配,她喜欢白色宽松的那件,就是价格稍微有些贵。
小脆就问朋友的建议,朋友说:“宽松的穿的比较舒服,也不显胖。”
小脆默默的开始想:“她是不是觉得我胖,不适合穿修身的?”
朋友想了想又说:“其实粉色也挺好看的,价格也便宜一些。”
小脆又开始想:“她是不是觉得我穷,舍不得钱买贵的啊?”
朋友看着犹豫不定的小脆,说了句:“要不咱们再逛逛吧,没准会看到更喜欢更实惠的呢!”
小脆点点头,表示赞同,心里又开始犯嘀咕:“她是不是嫌我麻烦,不愿意陪我逛了?”
其实朋友只是简单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而小脆一直在“多想”,这是“玻璃心”的表现。
“玻璃心”的专业名称是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
主要形成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天生的气质较为敏感,用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分类就是抑郁质。
一个是后天教养中,没有和母亲达成投射性认同,所以安全感缺失,童年期人际关系受到挫折,导致人际投射缺乏安全感。
“神经症”
小梦是个想象力丰富、情感纠结的女生,她的经常性情绪不稳定是一个很困扰她身边人的问题。
有一次班委竞选,她想竞选班长但是不好意思上台说话,结果她的闺蜜上台竞选了,并且竞选成功了。闺蜜开开心心跟小梦分享这个好消息,还准备请客吃饭。谁料,小梦气呼呼的不愿意搭理她。
事后,闺蜜向她了解情况,小梦给的回答让闺蜜哭笑不得。原来,小梦说:“你不知道我也想当班长啊?你不推荐我就算了,自己还竞选,竞选上了还来炫耀。”难怪闺蜜都不乐意和她说话了。
还有一次,小梦说要一次过英语六级,买了一大堆的复习资料,还制订了详细且艰巨的学习任务。
到快考试的时候,小梦的复习书还是全新的,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一直念叨着“考不过怎么办?”
闺蜜安慰道:“一次考不过就考两次呗。”
小梦说:“人总该积极向上吧!”然后独自惆怅了许久。
小梦患上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神经症”,这是时下年轻人多发的“心理疾病”,越优秀患病的可能性越大。
神经症者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无法接受现实的自己,因此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总是在和自己战斗。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对爱的渴望无限“贪婪”,过分索取的结果是耗尽自己的支持系统,于是安全感和归属感更加缺失。
他们的共同语言是:
外归因(喜欢把原因和责任归咎于其他的人或物上)
以想代做(喜欢去设想却很少付诸实际行动去努力)
认为人总该向上(喜欢制定高目标且认为这是应该的)
大家是不是觉得“老好人”、“玻璃心”、“神经症”中的某些片段有些熟悉?沉下心来,客观的认识一下生活里那个真实的自己。问问自己:你是不是一个“老好人”?你有没有一颗“玻璃心”?你是否患有“神经症”?
那么我们该如何“放飞自我”呢?
一、学会尊重和接纳真实的自己。
总说我们应该尊重和接纳案主,那么我们自己呢?你是否肯定了自己的个别化,尊重并且接纳了那个不完美却独一无二的自己?
自尊,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真正的态度,我们要始终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不比其他人差等。
提高我们的“自尊度”,使我们在和别人交往时,既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又不会失去自己,不会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妥协和胡乱揣测,并且敢于拒绝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表里一致”,是萨提亚最推崇的境界。
二、学会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身为社工师的我们,一定拥有一颗“助人自助”的热心。我们经常展现出的“好好先生(小姐)”形象,使得我们很好说话并且“无害”,于是身边的人开始对我们产生“期待”,会对我们提要求,当我们一次次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他们会不断的提更进一步的要求。慢慢的,我们开始为他人而活,久而久之,我们的内心充满了不平衡和不满,我们开始怀疑自己,开始被负能量包围。
所以,不要把自己伪装成别人想要的样子,拒绝掏空自己满足别人的为人处事方法。自己内心的需求要通过自己去满足,不对别人抱有太大的期待,也不让别人对我们有太大的期待,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三、学会释放自己。
要相信“人无完人,金无赤金”的古话,过分完美主义的人往往活得不堪重负。追求完美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是被完美二字束缚了手脚,把自己困于“钻牛角尖”的境地是本末倒置的。我们要学会减负自己,客观理性的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发展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放飞自己”。
给大脑做个“放空操”
选择一个安静的角落,放上一段舒缓的轻音乐,闭上眼睛,仔细聆听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听累了,就放松自己的听觉,让耳朵自己选择去听其他细微的声音,像是呼吸的声音,像是风吹着门窗的声音,这些细微的声音,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入你的耳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