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实践中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思考与反思

耿玉多 2022-09-05 11:08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由此看来,从督导的角度,专业社会工作者不仅仅要将专业价值理念、知识技术与实践相结合,更需要与我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环境融合。“人在情境中”决定着社工也要顺势而为。

作为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必不可少应该具备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知识体系和实务技术。笔者一直坚信一个新社工的入行,具备专业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是首要条件。还记得每次新社工面试之时,作为督导会先了解对方是否对社工有基础的认识和了解,对社工行业是否认同。如果对社会工作有基础的认识和了解,并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持认同态度的社工,一般也会一直坚守初心,坚定不移地留在社工行业。但在这一过程中其实已经筛选了很多人。绝大多数人都是由于价值理念的冲突,尤其是自我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冲突矛盾,最后无法很好地融入实践工作而退出这一行业。当然这对于任何一位刚入行的社工而言都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即使是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社工亦是如此。

书本上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如平等、尊重、个别化、价值中立、不批判等,基本都能熟记于心,但在实际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追根溯源,笔者认为是因为在实践工作中无法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大学里,社工学得多做得少。在工作中,社工又沉浸在实务工作中而忽略了曾经书本上学的知识,甚至有时候在实践中都忘记了理念的引导,更多是发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呐喊”,以自己价值(部分与社工价值理念相契合,部分有冲突)为导向去开展服务。等到社工重新回过头总结反思之前做的工作时,才有所察觉之前活动过程中,运用了社工的某某价值理念抑或者违背了社工某某价值理念。当然作为专业社工都需要经历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实践——反思——实践——学习”而慢慢内化自己的专业价值。但很多社工正是因为经历了这样一次又一次冲突而无法内化社工价值观,最后选择离开。专业价值观和职业素养是社工行业的门槛。作为社工督导,现在回想起以往种种会深刻感受到社工并非人人都可以做的职业,尤其是国内“大社工”的概念是否又会弱化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呢,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议题。

与此同时,在实践工作中,社工也会经常遇到社会工作价值两难议题。如一位资深督导老师在一次交流分享中举的一个例子——“社工团队本周开会需要临时使用一个居民活动场地,是否可以直接让居民先离开,我们社工先使用这个场地。”对此议题有的社工说“可以”,有的社工说“不可以”。的确,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角度应该以服务对象为本,遵循服务对象意愿而不是从我们社工自身需求出发做决定。但实际上在本土社区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类似情况。这不单单是违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议题,更多是社区基层管理的议题。比如一些社区活动室一般有活动就通知居民过来参与,没通知就默认不对外开放抑或者无人管理的情况下一般都不对外开放等等情况。从本土社区安全管理的角度这并不是问题。但如果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角度又是另一回事。面对这样的情况,督导可以向社工澄清这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不符,作为专业社工应该要怎样做,但实际上却改变不了本土现实环境。因此,在实际社会工作实践中,书本上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本土化的社工发展环境必然无法完美融合。作为督导抑或者社工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或者恰到好处地度才是关键。

由此看来,从督导的角度,专业社会工作者不仅仅要将专业价值理念、知识技术与实践相结合,更需要与我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环境融合。“人在情境中”决定着社工也要顺势而为。

作者:昆山千灯镇社工站  苏州汀斯社工 耿玉多

  • 关键字
  • 督导
  • 责编:段冬蕾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