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马凤芝:社会工作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2021-06-22 09:55   北大社会 投搞 打印 收藏

0

马老师的话语处处都体现着她对社会工作、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与社会工作的“情怀”,这样崇高的情怀与精神是如此珍贵并让人敬佩!

马凤芝,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工作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社会福利)。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主任。

中国妇女第十次、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妇联第十届、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专家,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 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福利、社会问题、社会发展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妇女发展与妇女社会工作、临床社会工作、老人社区照顾、医务社会工作、家庭及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学校及青少年社会工作、法庭与调解社会工作等。

1978年马凤芝教授来到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求学,于1984年经济学硕士毕业之后留校任教。2018年马老师进入北京大学大学整整40周年,在这40年里,无论是哪个阶段,马老师都始终将自己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放在一起。在社会工作专业重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奋斗在最前线。

下面我们一起跟着马老师,回忆北大社工30年的艰辛与温暖。

在采访的过程中,回首任教以来这30多年走过的路,虽然每一步都有困难和苦涩,但马老师总是露出幸福的微笑。因为马老师始终带着爱和希望,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路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马老师的温暖、情怀就像一盏烛光,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以下访谈,“问”指同学提出的问题,“答”是马老师的回答

相遇·情怀

问:了解到您之前是学经济学的,那您是如何与社会工作结缘的呢?

答: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用“情怀”一词来概括。我本科是学经济学的,研究生也是读经济学的。

我本科是1978级的,正好是中国是从拨乱反正投入到经济建设为主的时候,也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过程。大家都知道经济学是研究国家经济发展、国民生产、人民福祉的学科。

在我们那个年代,经济学关注到当时国家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议题。

我在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就接触到社会学的不同理论,我们也会去探讨中国近代化这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等。

马老师和采访学生

我自己得益于我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的时候,老师们对于整个中国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我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是以“政府与经济”为主题,研究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政府与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慢慢意识到经济发展过程,其实也是社会发展的过程。

我们所说的“社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我就是从这个领域切入到了政府与经济、社会与经济这一主题。

所以是关注国家发展的这样一个情怀,使我开始关注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就留在社会学系教书,主要是教《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经济史》课程。

那时恰逢1987年、1988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吉林大学三家大学重建社会工作专业。

在这么一个契机下,当时社会学系主管研究生和教学的顾宝昌老师代表系里找我谈话,希望我做社会工作专业老师,由此开启了我参与社会工作专业建立发展的历程。

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做的专业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1988年12月,北京大学要召开亚太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国际研讨会。

我作为大会秘书(另一位大会秘书是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的阮曾媛琪教授,她当时是亚太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秘书)参与了会议从前期筹备工作到会议论文组织,编排议程的全过程,在这过程中才开始了解什么是社会工作。

虽然是刚刚开始了解,但是一下就非常喜欢,因为知道这个专业是跟人民的福祉、跟国家的发展有关系,特别是它关注社会发展中的少数的弱势社群、关注社会发展中人的尊严、关注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一下子就觉得非常喜欢这个专业。

到今天走上教学路已经30多年了。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我们这一代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是我投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动力和初衷,这样的 “情怀”是我30年坚持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始终不变的。

总结我这30多年,从开始到现在可以说是“一颗初心,三十年坚持”。这30年参与也见证了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历程,不忘初心,不懈努力。

相识·坚持

问:刚刚马老师也提到说,正是因为社会需要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然后社会工作这个专业也能促进咱们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的福祉。那么现在这个专业建立起来了,那当时在建立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答:那时候困难可大了。说起来呢,北大是第一家重建这个专业的,当时系里有很多老师,也不知道社会工作专业是干什么的,好心跟我说,社会工作有什么好干的。

但我们的老系主任袁方老先生,多次鼓励我说,这个专业很重要,要好好搞,好好学习。

初期的时候大家不认识什么是社会工作,大家会把社会工作跟志愿工作划等号,包括我们系的当时的很多老师也不知道,就会问小马为什么去研究社会工作,那有什么可研究的?

很多人会问什么是社会工作,当时这是一个社会不认识、不知道的专业,从国家社会发展制度建设的层面来讲,它是跟现代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是相关的,在当时这是大家不熟悉的。

马老师和采访学生

第二个呢,大家知道社会工作在1949年之前有,在1949年之后中断了,所以我们没有教材。

当时我们的教材主要是来自我国台湾、香港的中文译著,但是因为两岸文化具有多元性、差异性,在文字、语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我们就去找一些英文的原版书来读。

虽然不多,但是这个过程中真的是非常感谢台湾、香港社工界和社福界的支持,当时主要就是他们给我们的参考书、教材。

另外我们还收到很多国外老师赠予的老版英文教材,所以其实教材缺乏当时也是一个问题。

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自己写教材,王老师和我写了第一本社会工作导论教材,我在其中是尽力结合了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写的。

另外就是最大的问题是师资队伍本身。当时有谁懂社会工作专业?

我们今天说社会工作它是个专业,它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我们重建时候处在没有教材、没有师资、社会认知低等情况下,我们也在思索专业性体现在哪里?怎样去开展这个专业的教育?怎么样去做督导?其实这些困难都是这30年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为了专业发展,系里送我去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去学习社会工作,袁先生当时就鼓励我读社会工作的博士学位,以便让自己能够有一个扎实的专业基础,后来我就又读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硕士学位和社会工作的博士学位。

在香港做访问学者期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老师们帮助下获得了系统的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我跟随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等课程的老师全程上课,课下与系里的老师们讨论有关社会工作专业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大陆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课程的需要和设计等议题。

我第一次在中大做服务学者时系主任是何锦辉教授,第二次时系主任是吴梦珍博士。

吴梦珍博士每周都安排固定时间与我个别讨论,辅导我学习,布置我读社会工作专业的经典书籍,解答我学习中的疑问,使我对社会工作专业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对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有了初步认识。

在系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吴梦珍博士按安排我到香港明爱做机构学习,我当时在明爱社会服务部总干事陈秀娴博士安排下,走遍了明爱所有的服务领域,这为我回校后的教学和推动社会服务打下了基础。

这也使我成为1949年后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的第一人,教授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第一人,包括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督导和实习等。

相知·感恩

问:刚刚马老师说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香港那边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那在这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30年中,还有哪些力量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答:谈到推动专业发展的力量,我觉得首先是政府应该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我刚才讲到社会工作学科的重建就是处在改革发展的历史浪潮中。

教育部首先恢复的是社会学的专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学的二级学科。当时费孝通老先生所主持的《社会学概论》一书中,第13章就是社会工作,也就是说他把社会工作看作为社会福利制度,所以当时社会学是涵盖了社会工作的。

社会工作专业本身重建也是当时的教委和民政部门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意识到社会福利制度和服务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我国政府对整个社会发展制度建设的需求推动了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我觉得第二个最重要的是社会工作教育者群体,我们这个群体真的是付出了非常辛劳的劳动。

如果说这40年中国各界各领域的人们都在努力奋斗的话,我们社会工作教育界也是在艰苦奋斗,如果没有我们这群人的努力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第三个,我觉得是我们港台地区、华人社福界等一直给我们提供大力的支持,在我们教材建设、人员交流、师资培养等方面都提供了大力支持。

特别是香港和台湾地区,他们不但给我们提供教材,还自己掏腰包,给我们资金支持。比如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林孟秋和宋同九老师出资3万余在给我系社会工作学生设立的“薪传社会工作奖学金”就是我们系第一个社会工作的奖学金。

相伴·奉献

问:我觉得听马老师讲过去的事情好像每一幕都是那么的清晰。那现在转眼间30年过去了,当您回望这30年,最大的感慨是什么呢?

答:确实时间非常快,感觉我自己的生命都融入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中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来说,还是能够对党和国家、对自己有一个交代的。

我觉得这30年我最主要的工作和贡献是在做社会工作教育,在教书育人这件事上,在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和社会方面。

从左向右依次是:马凤芝、阮曾媛琪、陈丽云、周永新、贾秀总、张秋俭

第一个令我比较欣慰的就是,我在教育上、在培养学生上是用心的。第二个就是尝试做了些开创性的专业工作

第一个做专业实习教学,第一个做专业督导,第一个在一些具有社会工作服务性质的机构做专业服务,参与了第一个培养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工作课程的规划并指导学生。

当时社会工作机构基本是空白,政府和社会也不知道社会工作为何物,我呢就利用各种机会,就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去发现和预见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用专业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和途径下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倡导。

从90年代开始,我就带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通过实习去实践专业价值和理想,当时哪里有了新的发展苗头,我就带学生到哪里去实习。

今天看,做的都是一些开创性的工作,我现在至今还留着同学们手写的实习报告。

当时我带学生到中华慈善总会、青年报的青春热线、红枫妇女热线、六院的中国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北京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地方实习。

我自己也做NGO工作,在门头沟区与区妇联合作做贫困妇女小额贷款,开妇女小组,组织她们互助合作,这些都是开拓性的工作,也没跟人说过。

第三个,就是推动不同领域社会工作的发展。在林建华校长安排下,2009年我带着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北京人民医院,与王杉院长的医护团队合作,建立了人民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部,设置了整个服务架构,定位了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发展的方向。

我们将最初的透析病人的陪伴服务写成了服务手册,编写了人民医院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手册,这都是我的“第一个”工作。

相随·不忘初心

问: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已经发展30年了,它未来还有无数个30年,那么您对未来的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有何展望呢?

答:作为一个与北大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一起成长和发展的同行者,我见证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历史,我希望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能够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砥砺探索,服务国家的社会工作需要,做出北大人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努力使我们的学科能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北大人应该有这种担当,也要有这种理想与抱负,我期待和祝福北大社会工作专业未来的发展。

从左向右依次是:马凤芝、杨志坚、陈沃聪、王思斌

当马凤芝老师讲述了她是如何与社会工作结缘,在专业建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力量一直推动着专业的发展的时候,她翻起了珍藏了三十年的老照片。

那一幕幕的回忆于照片上定格,从在香港理进修,到在诺丁汉大学读书,再到带学生实习实践、与世界各地的学者交流,无一不体现着马凤芝老师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用心和她所做的努力和推动。

她随手翻出自己三十年前在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后所写的总结报告,其中的很多观点和想法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实践的发展历程相合。

“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需要以政府为主导,需要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需要结合本土国情”,这些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这样前瞻性与远见的视野是马凤芝老师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决定的。

最令人动容的是她感慨道自己已经与这个专业分不开了。

马老师的话语处处都体现着她对社会工作、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与社会工作的“情怀”,这样崇高的情怀与精神是如此珍贵并让人敬佩!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