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工作重建发展已有30多年时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服务实践和制度建设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当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学科建设、服务实践和制度建设都需要进一步推进,加强社会工作研究、总结经验以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体系也变得十分迫切。
社会工作实践和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工作研究。现代社会工作不是经验主义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它也不是“个人作坊”。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工作实践应该进一步走向科学化、更加有效,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的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和职业被承认、社会工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都需要有说服力的证据,而社会工作有效证据的系统呈现则需要社会工作研究的支撑。其中,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扮演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既是对社会工作实践的研究,更是为了推进社会工作服务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而进行的研究。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工作研究有了明显进展,社会工作教育界、学术界、实务界运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等方法,进行社会工作的循证研究、干预研究、实验研究以及行动研究,不断积累和深化。在多种取向并存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界更应该倡导实践研究。研究者应该更密切地接近或进入社会工作实践,进行科学研究,以有效推进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和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社会工作是价值相关的服务活动,虽然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是价值中立的,但其目的是价值相关的,即要通过研究更有效地促进社会服务的发展,既有重点又综合地解决民生方面的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进步。在这方面,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具有明确的价值立场——为了促进社会服务而研究。它明显地区别于纯粹为了学术、为了发表论文或其他兴趣而进行的研究。
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是一个“研究族”,包含了多种为了推进社会工作而进行的研究模式,各种研究模式对于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角度和力度也有所不同。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具有包容性,但是越能有效促进社会工作实务和事业发展的研究就越受欢迎,因为这些研究能够解决社会工作实务和事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研究者更多地了解并参与社会工作实践,做到实践与研究的相互促进。
实践研究更紧密关注现实问题,能提出促进问题解决的思路,并生产出某种新知识。要使理论和知识有用,唯一的方法是将其与具体实践相比照,看其是否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促进具体实践的发展。所以,与社会工作实践并行的参与性(协同性)研究更加重要。社会工作的资深教育(研究)者和资深实践者(实务工作者)应该密切合作,促进这种实践研究,实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
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与一般性地收集数据资料,用统计软件做一下相关分析,再得出结论相比,要复杂得多。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关注情景化的具体服务和过程,关注服务参与者的意识和文化制度结构的影响,所以参与实践会使研究者的判断更可靠。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既可能是较长过程的,又可以以某一重要环节为对象。它要在观照全局的背景下,集中关注某一重要环节,深入分析,找到有效推进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法,并加以概括和提炼,得出适合于某种情境的概念或理论。
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最好是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协同研究。这种研究能满足研究者的学术研究和推进实践双重需要。当然,这里需要与研究和实践相关的各方(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与合作。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是有效回应了这些挑战的实践研究会获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我国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多数是教育界、学术界人士,虽工作繁忙,但还是要进一步接近实践,更自觉地参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做建设性的实践研究者。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2年11月上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