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再就业需求调研与思考——以深圳市L区为例

曹徐鸣 2018-01-12 10:2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随着时代的发展,尿毒症患病率逐年上升,尿毒症作为医学研究热点相关文章很多,但是针对尿毒症患者本身的研究及文章则很少,尤其是以尿毒症患者再就业为研究内容的屈指可数。本文从尿毒症患者基本现状、再就业意愿及需求等因素入手,选择深圳市L区内的尿毒症失业患者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对其再就业意向及需求进行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尝试从尿毒症患者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社会工作等角度就回应尿毒症患者再就业需求提出思考及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问题的产生,日益增长的慢病患病率、低龄化成为国家卫生事业的关注热点,跟随着疾病而来的是对应的经济压力、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尿毒症患者数量持续上升。这些尿毒症患者因为患病导致失业、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但是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家庭责任的承担、社会及国家的要求使得尿毒症患者需要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但就现实而言“再就业难”是尿毒症患者始终面临却又不易解决的问题。

尿毒症作为疾病研究对象,在医学上有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近年来也开始出现医学角度的针对尿毒症患者心理的对照研究,但是针对其再就业的研究却不是很多,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去研究的更少,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丰富了对尿毒症患者群体的研究内容,为已存研究做一定的补充。笔者根据实地调查和分析,讨论回应尿毒症患者再就业需求的可行性和理论思考,对社会更多的了解尿毒症患者群体、更好回应需求以及达到社会和谐有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指导

(一)尿毒症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1]。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2]。

(三)人力资本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3]。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网络文献数据库和借阅图书馆相关图书来收集有关尿毒症及尿毒症群体的研究资料和理论资料。

(2)实地研究法,深入深圳市L区,在L区内的公立和私立并设有血透室及肾内科室的医院等地进行问卷调查、对因病失业的尿毒症患者进行访谈,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利用春暖社工驻点医院服务经历及所拥有的资源,总结服务经验。

(二)研究对象

以深圳市L区设有血透室及肾内科室的医院为整体观察对象,访谈了20名因病失业的尿毒症患者。此中:女性11人,男性9人。问卷调查了100位尿毒症患者,其中:女性40人,男性60人。

四、深圳市L区尿毒症患者再就业需求基本情况

通过在深圳市L区设有肾内科及血透室的医院对尿毒症患者进行100份问卷调查、20份访谈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对尿毒症患者再就业现状、意向及需求总结如下:

(一)基本信息情况

在总数为100的问卷调查中,男女调查比例为6:4,年龄21-55岁的中青年尿毒症患者群体占到90%,其中88%的被调查者实施的是腹透的治疗方案、11%的是采用腹透的治疗方式。

不是血透(一周三次)还是腹透(一天四次),都需要很大的经济支撑,而患病的大部分又都是正值青壮年的作为家庭支柱的人,经济上的压力很大。除了少数尿毒症患者,93%的每月都要在医疗费上花费1001以上。

在本次调查中享有深圳社保的,占比95%;享有农村合作医疗的,占比9%;商业保险的,占比1%;其他的,占比4%。虽然大部分都是有社保,但是由于药品的特殊性(进口药不能报)、政策的制约性(住院时限、购买门槛等),对于88%的被调查者都是高中及以下的学历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还是有一些现实困难。   

(二)尿毒症患者失业后状况

57%的被调查者在面对因为患病而失业的情况时,情绪上是比较负面的;但是也有33%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接受、积极面对;至于表示不在意的则是非常少的比例。

或许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及观念,尿毒症患者在患病失业后都得到了诸如亲友、社会组织等多方的经济支持,但是占据最大比例的还是亲友的帮助。在患病失业后收到的关心与支持绝大部分也是来自亲朋好友,其次是社会组织,原工作单位及政府方面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大。而在这些支持中,情绪与资金支持是主要的关心与支持类型。

QQ截图20180112102025

(三)尿毒症患者再就业意向及需求

在问到患病后再就业遇到的困难,占31.8%的被调查者表示与自己的治疗时间冲突;42.6%的明确表示是身体条件不允许(视力、体力等);还存在着用人单位不录用尿毒症患者的现实困难。鉴于客观存在的多方面制约因素,36.8%的人期望的再就业方式是灵活就业,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和精力;16.7%的人则表示自主创业,掌握主导权;18.4%的人表示想找相对稳定的工作,可以稳定的支持生活;14%的人表示不想再就业,因为身体确实不允许。

基于这些需求和想法,17.9%的尿毒症患者希望链接再就业资讯;14.2%的尿毒症患者希望开展专业技能培训;38.9%的尿毒症患者希望能够向政府进行倡导;21.6%的尿毒症患者希望能够搭建再就业支持平台。

五、尿毒症患者再就业需求满足的可行性

根据上述对深圳市L区尿毒症患者基本信息、失业后状况、再就业意向及需求的现状描述,笔者尝试从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社会工作角度出发进行一些思考:

(一)尿毒症患者个人层面

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不同,人的最迫切的需要能够激励人行动。对于患病失业后的尿毒症患者,获得收入以维持基本生活和治疗成为了最迫切的需要,笔者接触的绝大部分尿毒症患者即使在患病后身体不好、有着各种不便的情况下,还是在坚韧地生活着并且活出了自己的美好。所以,笔者有理由相信,个人的动力在现实需要的驱动下是可以激发出巨大潜能的,只要个人足够坚强和拥有信念。

(二)尿毒症患者家庭层面

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尿毒症患者患病失业后收到亲朋好友的关心与支持的占比64.9%;收到社会组织(社工)关心与支持的占比15.3%;收到原工作单位的关心与支持的的占比8.4%;收到街道、居委会关心与支持的占比2.3%;;收到其他关心与支持的占9.2%。

显而易见,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亲朋是其最主要的支持网络。在现实情况来说,不管所患何种疾病,有家庭支持的会比自己独自承受要好得多。对于尿毒症患者再就业的思想及行为,家庭既能给与足够的支持与理解,也可以在精神上给到个人动力。

(三)社会及国家层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又是由个人组成,个人及家庭的和谐平顺发展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任何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政府,政府是一个若即若离的角色,既可以实施宏观调控又可以进行具体的监督。针对尿毒症患者再就业问题,国家及社会可以自上而下推动一些诸如免费公交卡、绿色驿站的帮扶政策,给与更多关注和激励。 

(四)社会工作角度

1.服务队伍的专业性

社会工作者接受专业教学、考取专业证书,在日常服务中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和总结。社工可以通过个案工作手法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小组工作、社区活动可以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更充实的生活,使得服务对象能够在小组中找到“同路人”并形成互助团体。

2.机构拥有较完善的制度

社工机构是民办非企业的公益组织,有着自己较为完善的服务及管理制度。这就要求社工从业者以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整合资源、分析环境,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为合适的社工服务。

六、结语

在慢病率逐年上升且需持续治疗的背景下,尿毒症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个人及家庭的经济压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不能获得对应回报、对社会的反向作用等。不管是出于尿毒症患者的个人自我价值,还是社会需要,对尿毒症患者再就业意向及需求进行了解和探讨是有必要的。再就业反应出来的是一种生活态度,而这个需要不是靠某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达成的,需要从家庭、个人、尤其是社会及国家等渠道和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方法进行综合推动。

总而言之,本文只是就尿毒症患者再就业问题进行了地区性的调查与分析,当然这个群体还有其他方面可以研究,本文只是起到一个参考作用,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尿毒症患者再就业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丁小强、邹建洲.尿毒症.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4

[2][3]MBA智库百科.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投稿,如需转载请与本网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edit@swchina.org

电话:010-65000594

传真:010-65016220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