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原创 | 社工应该多点“钝感力”,少点“玻璃心”

贾毅、李洁、熊凡婷、陈洁 2018-05-22 10:01   逸飞社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一个人如果长期习惯于感性思维,那么就会变得格外敏感、脆弱,情绪波动大,他们更多注重外界是否符合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是否符合客观发展的规律,这样的人当然容易造就一颗脆弱的玻璃心。

原标题:社工应该多点“钝感力”,少点“玻璃心”

钝感力:

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李洁

一个人如果长期习惯于感性思维,那么就会变得格外敏感、脆弱,情绪波动大,他们更多注重外界是否符合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是否符合客观发展的规律,这样的人当然容易造就一颗脆弱的玻璃心。

最好的锻炼办法是每件事,都刻意用理性来考虑问题,而不是用感官来感受这个世界。每件事情不要冲动善作结论,而是在周密的思考之后再得出答案,不懂的地方可以求教身边理性思维比较强的朋友。在此时,你追求的不再是外界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感觉,而是在乎的事情的原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贾毅

敏感多思,存在玻璃心,过于在乎别人的意见有时候只能让自己心里很累。感性固然很重要,但是只有强烈的感性而没有理性就不太合适了。尤其是那种当别人讽刺你你唇枪舌剑回去,表面他人嘴头未占到便宜你也坚决的保卫住了自尊的高地,但其实这种行为内耗很大。

这种混乱焦躁的状态影响当时的心情及方方面面,人的自律神经由于外界刺激紧张起来时,对身体的会造成一定伤害,长此以往循环往复,得不偿失。

熊凡婷

“对健康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全身的血液,总是能够顺畅地流淌,因此,做事不要总是思前想后,即使别人说些不中听的话,听完后马上能够抛到脑后,这种有益的钝感,是保证血液畅通无阻的重要原因。

”当社工需要经常与他人交流,而在交流过程中会遇到分歧。如:你的想法得不到他人的认同,受到他人的冷嘲热讽,对于这种影响自己心情的话,不必听的太过于认真。

督导陈洁

关于《钝感力》一书,其实很早BOSS陈在个人专栏《兰姐叨叨叨》中已经介绍过,重新拿出来学习是因为在带项目和带新人过程中深有体会。钝感力是什么?通俗的说就是心大,遇事不往心里去,这其实也是给自己一种不受伤的力量。我个人觉得,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这种钝感力。

做社工要多点“钝感力”,少点“玻璃心”,这一点在汉中街项目组每位成员身上都能够很好地体现,他们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欢乐又有爱的团队。记得上周写原创,我问他们,你们怎么不写压力管理?他们回答,我们没有压力,我们很快乐。所谓开心做社工,大概就是如此吧。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