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教三位一体促养老 ——社工角度浅谈老年大学进养老机构

张永乾 2020-04-20 10:37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让老人在晚年实现自己的价值观是社工的工作目标,但是只依靠社工的力量太单薄,形式也容易单调。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老年大学进养老机构,与专业的社工工作相结合,通过老年教育逐步实现老人价值观的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体现的意义对养老事业的未来发展也值得探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机构养老也成为新趋势,国家的大力支持让全国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从最初的护理养老到青岛圣德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成为养老护理的主流,全国各地对这种模式的参观络绎不绝。圣德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是集“医、养、康、护、学、乐”为一体的多元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包括了失智、失能、自理老人。老人身体状况的多样性也使养老工作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挑战。

老年社会工作就是因应老年问题产生而产生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它是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同时推动更多的老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补救性和预防性的功能上,而且也越来越表现在诸如挖掘老人的潜能、协助老人体现晚年人生价值、倡导老人互助等发展性的功能。

2013年,我从青岛大学社工专业毕业后,进入青岛市李沧圣德老年护养院,有幸成为了一名老年社会工作者。2015年初,因为圣德模式与城阳社会福利中心的合作,我来到了城阳。在这里,多元化的养老也使社会工作有了新方向。2018年,城阳区老年大学与城阳区体协与中心合作,为养老工作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养老院内设分校、辅导站。让老人晚年不孤独,生活有追求,实现医、养、教为一体的养老新模式。这既丰富了中心入住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体现了社会对养老事业的大力支持。

让老人在晚年实现自己的价值观是社工的工作目标,但是只依靠社工的力量太单薄,形式也容易单调。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老年大学进养老机构,与专业的社工工作相结合,通过老年教育逐步实现老人价值观的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体现的意义对养老事业的未来发展也值得探讨。

首先,老年教育进机构存在诸多优势:

医疗护理为依托,年龄不再是问题

现在老年教育最大的限制是年龄。为了老人安全考虑,现在大部分老年大学将年龄限制在75周岁。对很多渴望上学的老人来说,身体很好,上课却成了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而在养老机构内,因为专业的医疗与护理团队做保障。对每一位渴望上学的老人做系统的检查评估,保证安全的同时,满足了高龄老人上大学的愿望。

现在城阳圣德区老年大学分校内,老人普遍80岁以上,银发飘飘,却如小学生一般按时上下课。茶语饭后,更多的是谈论学的新课程,新知识。在这里,上学已经成为了时尚,也满足了他们曾经的梦想。“我生在旧社会,哪有机会上学。那时候都是地主家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我们想都不敢想。后来在外面报名说是年龄大了。没想到到这反而实现愿望了。”已经接近90岁的丛大爷说起这件事脸上洋溢着幸福。

教育进家门,快乐学起来

老年大学进机构,既解决了老人的学习问题,更重要的是“不用出家门,便能上学”,解决了老人因为交通不便,安全问题等因素影响老年教育。在机构内,有专门的餐厅供应伙食,住宿卫生专人打扫,老人可以无忧无虑的学习。

老年大学合唱班有一位退休的付老师,酷爱弹琴、写诗、玩石。但是接近80高龄,自己生活都已经不方便,还要照顾智力有残疾的女儿,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家里,根本就没有机会上老年大学,只能在家弹弹琴。但是来到城阳圣德后,护理方面有专门的护理人员,也不能自己做饭,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在老年大学上课!这对一位老师来说是多么的有意义!现在她带着女儿一起参加合唱班,母女二人一起学习,一起下课,这种幸福生活是原来未曾想到的。

亦娱亦学,生活学习相辅相成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古代已经对老年教育赋予了豪迈的情怀,它的意义就在于让老人得以在新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品质。“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老年教育也是现在提倡的教育终身化的重要步骤。但是,老年教育毕竟不同于年轻人。更多的意义在于“老有所学还要老有所乐”。

老年教育要让老人实现自己的价值观,最终还是为了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所以学习成为晚年生活的补充。在城阳圣德内的老人俨然已经将老年大学作为了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学习,我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是我们听到老人最多的反映。老年教育与生活护理相辅相成,不仅让老人生活的好,更要有意义。

机构内专业的社工活动与老年教育互为补充

城阳圣德成立有专门的社工部,并在不断的完善和学习。专业的老年社工活动更贴近老年生活,但是形式容易单调。老年大学的进入,丰富了老年社会工作。现在不仅低龄、健康的老人参与进来,更多高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对老年教育也非常迫切。所以要求现在的老年教育必须尽快细分化、多样化、专业化,同样的形成系统、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但是同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样,老年教育因为实际的困难(政策、场地、经费、人员等)做不到这些要求。而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首先,社工的个案工作,将一部分特需老人(例如身体不便、文化水平偏低等)的老年教育体系完善。这促进了老年教育的细分化,同时满足了这部分特需老人的社会教育功能。其次,社工工作融于老年大学,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将老年教育进行了分类补充,促进了老年教育体系的完善。

所以说,老年教育进机构,存在诸多优势,同时也展现出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进基层,接地气,更多老人得福利

老年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快,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一项事业的发展过快,很容易造成与社会的脱节。但是老年教育进养老机构,两个朝阳事业相得益彰,让更多的老人接受到了教育。不再是老人仰望不可及的“贵族待遇”,而是成为了“平民福利”,人人享有教育权利,人人能得教育福利,充分显示了教育界领导的务实精神,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对养老事业的大力支持。

延缓进入“老年期”,促进社会和谐

老年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延缓老人的各项机能衰退。经常学习的老人不仅精神状态好,而且能有效的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减缓脑部的退化。反之,缺乏老年教育,更多的老人提前进入衰老期,社会将投入更多的精力、物力去照顾他们。老年大学的发展能更好的开发老年人的宝贵经验,甚至再次服务于社会。

在我中心老年大学内,一部分退休的老师、律师自发的组建了学习小组,利用晚上时间学习。从刚开始不适应集体生活,到能自主的组建学习小组,这是老年教育的魅力所在。在各项课程开设以后,极大的减少了中心老人的矛盾。茶余饭后谈论家长里短的少了,谈论学习的多了。相互拌嘴的少了,互相问候的多了。正是老年教育在机构中发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暖化了老人也促进了和谐。

不悔一生奉献,实现晚年价值观

老人是社会的财富,他们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2015年,一位老兵跟我说:我不后悔当兵,一辈子在军队里度过。现在动弹不动了,我想学点新东西,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当听到这些话时。我感觉到曾经为祖国建设流血流汗的时代楷模们,他们理应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直到老年大学设立后,这位老兵参与到了书法班、太极拳班。他不停的夸赞:社会好,共产党好!

习主席说过:全社会一起努力将老年人照顾好!我们现在所做的不就是在为老年人编织幸福的晚年么。因为付出,所以伟大,所以需要社会记住他们,帮助他们。老年教育让老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树立了新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享受着生活,不断的为新生活、新时代喝彩!

将社会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利用

老年大学的建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场所。因为资源的有限性,很多老人排队报名参加。将大学进驻养老机构,充分利用机构内部资源,减少了大学的投资也真正让老人得到了教育资源的实惠。养老机构提供了场所资源,从老年大学得到了系统的教育资源,充实了机构本身的资源体系,也扩大了企业宣传。

现在城阳圣德老年大学作为城阳区老年大学的分校,慕名成为了前来咨询的家属络绎不绝。既缓解了社会上渴望老年教育群体的压力,又扩大了老年大学以及中心的宣传,达到了共赢。

老年教育进机构也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因为机构内学员年龄偏大,学习进度偏慢,但是对外招生时,学员年龄偏小,进度较快,所以往往在课程上产生冲突。再者,机构内选派教师时也偏重于年龄较大,较有耐心的老师。这对老师往往是一种挑战,很多老师都会感言:就是一群老小孩!既要教,又要哄!

   现在,医、养、教为一体的养老模式在城阳圣德已经逐渐完善。当老人报名老年大学时,医务科、护理部会提供入住老人的健康档案,并给出意见。社工部根据老人身体状况,综合考虑后进行报名。上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医务科会第一时间赶到进行诊治。医疗、生活护理为保障,让老人在这住的舒心、放心,老年大学为引导,让老人在这开心。新时代的养老模式已经在城阳圣德逐步构筑老人的幸福乐园。

社会已步入老龄化,养老事业任重而道远,这条路必然离不开老年教育的支持。但是我们会一直用行动践行宣言:我们做的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我们一定会用爱心把她做得崇高!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