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督导

任娜娜 2021-02-04 09:53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本文通过本土社会工作当前的发展现状,分析出社会服务机构在社会工作督导领域存在的问题困境;并以此作为论述依据,放眼全球,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工作督导方面的优势,再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旨在做到促进社会工作督导的良性发展,加快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摘要:近些年,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社会问题及政府职能的转化,使得社会工作在本土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社会工作在迅速发展的状态下出现一些问题:理论的发展与实务不同步,专业服务处初步发展阶段,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比较滞后等。其中,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重要一环,决定着机构的组织运转,社会工作督导存在的问题是最不容忽视的。本文以分析本土的社会工作相关方面发展为基础,阐述社会工作督导存在的困境。针对督导存在的问题,号召政府、机构、工作者三方共同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督导;困境;方法

一、 研究缘起

社会工作是社会时代的产物。社会工作从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而来,它的出现、存在和发展都与社会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中国与西方的国情有很大差别,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如何将社会工作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促使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是现今社会工作行业努力的方向。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环节,督导人才队伍是社工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社会工作督导,既可以帮助一线社会工作者解决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和困境,也可以促进社会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纵观近些年的社会工作发展,督导在实务领域呈现滞后状态,这会影响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本文通过本土社会工作当前的发展现状,分析出社会服务机构在社会工作督导领域存在的问题困境;并以此作为论述依据,放眼全球,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工作督导方面的优势,再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旨在做到促进社会工作督导的良性发展,加快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二、 研究背景

(一)中国社会工作现状

社会工作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十六大上通过,这一举措显示出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迫切性及社工人才的稀缺性。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经民政部颁布,这是国家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做出的第一次中长远规划。2019年,全国各地公开对社工师进行补贴,用以促进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虽然中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但在国家的支持下逐渐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态。具体体现为: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状态、社会工作服务覆盖范围较广、社会工作逐渐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二)中国社会工作督导现状

相较于西方,本土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且较为落后。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社会工作做出宏观战略部署的政治背景下,我国各省开始相继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各地的社会工作机构开始纷纷建立、完善社会督导的体制机制。

在发展前期,社会工作督导一般以外部督导为主,国内外环境有所不同,这就使得在某些问题上,外部督导未能完全应对、解决。

三、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社会工作督导研究

1.国外社会工作督导研究

国外社会工作一直很重视社会工作督导。美国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写道:社会工作督导是机构的行政人员,承担指导、协调、提高和评估被督导者工作的任务。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只有形成良好的工作关系,才能更好发挥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促进专业的发展和服务品质的提升。《加拿大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强调:督导是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双方形成的互动。在这个互动过程中,督导者的责任重大,需要在教育、行政、支持方面对被督导者给予帮助。

国外的社会工作督导,历史长远,且拥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成长演变层面,社会工作督导伴随“慈善组织会社” 的兴起而发展。刚开始时期,社会工作督导注重行政功能,之后从行政功能转向教育功能。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开始具有自我意识,注重经济成本与所得到服务的价值之间的比较。机构创办者为了维持机构的运营,保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行政功能被重新启用,同时融合教育功能和支持功能。在综合分析层面,Tsui曾提出社会工作督导研究的八个议题:“督导功能、督导脉络、结构与职权、督导关系、督导的风格与技巧、工作满意度、督导者所需要的训练、性别意识”;O’ Donoghue和Tsui对30年的督导研究进行整理,指出督导的经验及影响。20世纪80年代来,西方的社会工作督导获得空前的发展——督导模式、督导过程和方法更具完备。

2.国内社会工作督导研究

近些年,在政府的政策及财政支持、专业人才队伍的快速壮大以及社会工作实务逐渐受到重视的环境下,社会工作督导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增多。据“知网”文献检索,发现2003-2019年,有关社会工作督导的文献有651篇,并且发表文章的数量总体呈递增状态。其中,张作俭通过分析瑞典的督导模式,强调外部督导的常态作用;李晓凤、黄巧文、马瑞民通过分析美国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史,为本土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提供启示;为更好地将会工作督导本土化,周京通过分析国内的督导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来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童敏等人在督导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研究;高倩莹以实例分析出,项目督导应以需求为本等。

3.小结

国外的社会工作督导具有明显的特征,从整体来看注重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二者之间的合作友好协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督导者要付有更多的责任。反观中国的社会督导,其主要是通过借鉴西方的理论成果再结合本国实际进行发展。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为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在当今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并排发展的状态下,如何形成完善的本土社会工作督导,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四、 本土社会工作督导困境

1.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缺乏契合度

二者之间的契合,是社会督导进行的关键。督导者与被督导者都是独立的个人,因工作的原由临时形成督导与被督导的关系。因此,在这种临时性关系中,可能会因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很多的问题,阻碍社会工作督导的开展。

2.单一的督导机制无法满足需求

社会工作督导与基本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社会工作是政府推动、教育现行,这使得目前大多数社工机构依赖于政府提供的资源。社工机构不仅要满足行政、教育、支持功能,还要“具有因本土化发展方式带来的项目规划以及与服务合作单位保持良好关系的资源链接功能”。社会工作督导所涉及功能增多,造成单一的督导机制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3.督导存在地区差异

社会工作的发展受地区经济影响严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北上广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社会工作获得良性的发展,但在中、西部较为落后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相对落后或者偏远地区,社工机构力量薄弱,督导机制建立不起来;督导机制不健全无法应对高难度工作,使得机构的发展变得迟缓;机构发展迟缓,反过来又会制约督导机制的建立。如此,造成恶性循环。

社会工作督导职业发展满意度低下

目前,我国大陆社会工作的督导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没有体现出社会工作督导的行业价值。大陆与港澳地区的社工督导相比,在相同角色的扮演但工资待遇却有着较大差距。此外,机构的制度建设不健全,没有稳定的职业晋升机制,这会使督导者对职业发展前途充满迷茫,甚至产生职业倦怠。

五、 研究路径

1.培养双方契合度

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的契合度是人为形成的,关键在于二者对于督导的态度。首先,正确对待困难。遇到什么问题时,督导者要运用同感等技巧与被督导者共同商讨,采用“同理心”的态度鼓励被督导者说出自己的想法,此外还要明确督导的角色认定,提高被督导者的权利意识,从而赢得被督导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工作督导关系。其次,制定契约。人都存在厌倦心理,长时间从事某件事情时新鲜感耗尽就会出现倦怠或者厌烦。为了防止类似现象的发生,督导者和被督导者可以通过坦诚交流然后制定双方满意的契约。这种“契约”类似于《社会保障学》中提到的“总额预付制”。契约的制定发生在每个督导阶段之前,通过预期督导的需求制定所要达成的期望,通过此办法对督导者与被督导者起到约束作用。

2.内、外部督导融合贯通

社工机构采取“合二为一”的督导路径,充分发挥内部督导和外部督导的优势。内部督导主要是由机构内部人员构成,可以提供行政工作指导,分享相关的实践经验,疏导被督导者的消极情绪。外部督导是机构外人员,视野广阔,具备的知识、经验、人脉等更为丰富,可以在项目规划、资源链接等方面提供帮助。在这种状况下,内部督导与外部督导良性结合,既可以保证服务质量,又可以促进机构的发展。

3.远程督导

远程督导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督导方式。借助于互联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虚拟的聊天方式运用在社会工作督导过程中。在实施初期,可以借用已有的聊天软件,通过视频、语音方式在相识的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开展个别督导活动。待时机成熟,可请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于社会工作督导制定专门的督导软件。这种远程督导的方式成本低且弹性大,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帮助经济落后或偏远地区获得优质帮助。

4.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政府要健全社会工作督导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通过完善督导薪酬、职位晋升等制度,帮助机构留住督导人才,从而间接促进社工机构的发展。

5.构建机构督导的组织文化

强的组织文化会带机构产生积极影响。机构可通过创造督导经验分享平台、鼓励社会工作者自主参加训练、健全绩效制度等途径形成内在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一旦形成会对机构的成员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塑造相同的价值观,提高凝聚力。

结语

随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督导存在的问题逐渐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并且在各方积极努力下逐渐走向“远方”。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重要内容,成功的社会工作督导可以帮助被督导者完成机构的既定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增进实务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机构的发展。当前,本土的社会工作督导处于摸索阶段,还不成熟。根植于社会工作督导发展的现状,本文通过吸取港澳地区和西方国家在社会工作督导方面的成就,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由于知识受限且没有实际参加过社会工作实务,对于分析社会工作督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可能存在某些漏洞或不现实的现象,还需后期通过实习工作做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张洪英.中国社会工作督导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中国社会工作,2017,(4):1.

[2]张作俭.浅议瑞典社会工作督导[J].社会工作,2014,(4):87-92.

[3]李晓凤,黄巧文,马瑞民.社会工作督导的历史演进及其经验启示——以美国、中国深圳社会工作督导实务为例[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6):12-17.

[4]周京.本土化社会工作督导制度建设思路与对策[J].中国社会工作,2018,(4):29-30.

[5]童敏,史天琪.专业化背景下社工机构督导的本土定位和分工——基于厦门A社工机构的个案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2):37-46.

[6]高倩莹.以需要为本的社会工作项目督导研究[D].南京大学,2018.

[7]严樨.赋权视野下的社会工作督导研究--以J基金2个项目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11):182-186.

[8]张英.感受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督导的科学与艺术[J].中国社会工作,2017,(28):55-56.

[9]朱凌嘉.社会工作督导关系可能面临的挑战[J].东方文化周刊,2014,(10):38-38.

[10]张洪英,赵万林.中国社会工作督导评估体系研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19(6):15-25.

[11]黄春梅.赋权视角下社会工作督导介入策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9):77-80.

[12]吕新萍.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督导过程:提升自我效能与促进专业复原力[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19(6):32-39.

[13]姚进忠.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模式的本土建构——批判教育学理念的引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35-40.

[14]童敏.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及其督导者的基本角色[J].社会,2006,26(3):194-204.

[15]杨亚菇,张萌.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育的“郑州经”[J].中国社会工作,2019,(15):10.

[16]郝雪云,李敏兰.广东本土社会工作督导成长路径探析[J].中国社会工作,2018,(31):31-33.

[17]武婉娴.一次关于社会工作督导发展困境及建议的访谈(上)[J].中国社会工作,2018,(25):62.

[18]武婉娴.一次关于社会工作督导发展困境及建议的访谈(下)[J].中国社会工作,2018,(28):62.

[19]卢兆荣.本土社会工作督导培育的五维模式[J].中国社会工作,2017,(7):62.

[20]齐华栋,沈文伟.社会工作机构督导培养路径选择[J].社会工作,2012,(8):31-33.

[21]张洪英,赵万林.社会工作跨文化督导的本土含义与实践策略[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6):109-119. 

(作者:河南科技大学 任娜娜)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