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技巧 灵活手法 —厦门督导培训感悟

2014-09-17 15:27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李文燕:谈到灵活的工作手法,本次培训中的张老师给了我一些启发。他主讲的“世界咖啡馆之道——从心开始的对话”,带领我们尝试用开放的空间、集体对话的方式去探讨问题原因及得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共识。这种新颖的集体汇谈方式是我之前未曾接触过的,让我悟出其实无论在我们的督导工作中还是专业服务中都可以运用,不仅使得整个过程充满趣味,而且能在平等的环境中创造知识财富。

作者: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李文燕

社工中国网消息:首先感激市社工协会组织该次督助的外出培训,同时也感谢机构对督助培训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在忙碌的实务工作中稍作停留反思,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开拓视野和思路,以期更好地前进。

厦门大学第一天的培训课程,是我在此次培训收获最深刻的内容之一。童敏老师的课程让我深受启发,他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逻辑、策略和技巧内容,结合自身多年的前线实务和督导工作分享了自身的经验。

其中,他提到贫困问题多与工作、收入、教育机会这三者相关联,深入分析后发现这三者恰恰与服务对象的生活习惯、个人性格、家庭关系等有关,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恰恰需要分析这些与贫困相关的因素,切勿单纯主动地去帮服务对象找工作、找兼职等。

童老师说,面对疑难复杂的个案,社会工作者需设定短期服务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去跟进。这让我想到,在日常的督导工作中,我看到一些同事一开始就定下长期性的、无实际目标性的服务目标,在跟进中找不到方法,反而是跟着服务对象的想法而随时改变目标。作为督助,其实是需要引导他们多花时间与案主交流,评估及界定案主当下最突出的问题,让案主了解社工的工作权能,随后再与案主一起去共同制定目标计划,如此才能为日后的跟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社工最主要的是要将微观的认知、行为、情绪治疗技术掌握好。”童老师引用一案例,分别从认知、行为、情绪治疗的服务技巧带领我们做问题界定、问题转化的分析,从中我学习了问题分析的三种治疗技巧。在处理复杂个案时,社工要多对案主的描述进行细化,多问细节和问题的程度,如单纯一句“学习不认真”,就可以从行为治疗的技巧发问:“不认真是指哪方面?态度还是频率?有何具体表现?他是否有觉得自己这个方面不认真?”这些专业技巧,还需要社工们不断的学习和掌握,并恰当运用到实务工作中。

谈到灵活的工作手法,本次培训中的张老师给了我一些启发。他主讲的“世界咖啡馆之道——从心开始的对话”,带领我们尝试用开放的空间、集体对话的方式去探讨问题原因及得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共识。这种新颖的集体汇谈方式是我之前未曾接触过的,让我悟出其实无论在我们的督导工作中还是专业服务中都可以运用,不仅使得整个过程充满趣味,而且能在平等的环境中创造知识财富。

在参观厦门一些新办社工机构的时候,遇到了我们以前的同事,与他们交谈了一阵,让我感触良多。老同事们的成长很多,当然也看得出他们回到厦门后经历了很多磨练。很多时候机会是自己去争取的,但即使现在给你机会和条件去尝试,我们未必有勇气说“敢”。回想起三个月前,我初次尝试让本组社工负责半天的集体督导分享,当时每个社工的沉默了,不愿意去承担,也表示不懂如何做分享。但是经过督导和督助的引导和鼓励,组内社工先后着手准备。截止目前,有三位同事通过自主学习后向其他同事进行分享,出色的表现证明了他们获得了成长和锻炼。由此看来,“尝试”是件好事,也是获得成长的必经之路,多给自己和同事们机会吧。

以上是本人此次厦门培训的初浅体会,希望自己能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内化知识转化成实务和督导技巧。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