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谈香港:矛盾很激烈 但来去就这么一些人

2014-09-29 09:19   凤凰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在他这个社工眼里,生活就是平平淡淡的,全不像新闻里那么闹腾,“你看到新闻,好像矛盾很激烈,但来来去去就是这么一些人。”

原标题:社工谈香港:好像矛盾很激烈,但来来去去就这么一些人

文|孙今泾

傅冰先生是通过两件事,自信满满地消除了“意识形态障碍”的。

2008 年入学报到第一天,在去香港中文大学的车上,傅冰遇到某个著名的立法会刺头议员,他打了个招呼说,“昨天在电视上看到你在立法会发言,很牛逼啊”,对方出人意料地回答,“内地蛮好的,你可以多看电视,多了解一些香港”。

另一件事发生在2009 年社工专业课“价值与伦理”上,傅冰对一位香港本地老师说:“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用两个角度看同样一个问题,其实走的也是马克思的那个路线。”“很有道理。”老师笑着回答。

一年以后,傅冰毕业,成为香港某社福机构的一名专业社工。六年过去,当被问及“中港矛盾”,他会条件反射般地做个深呼吸,迫使自己尽量耐心地再解释一遍这个在他看来根本“没那么严重”的问题,“觉得很吵。把很多小问题上纲上线”。

直到最近,傅冰决定将这个问题做个专业的处理。

2013 年5 月,傅冰向所在的社福机构提出申请,为新来港人士服务。此前,这个称呼还是“新移民”,直到港府从上而下地改称,以示政治中立。

很快,傅冰被安排在了新界东部的上水北区。上水靠近连接深港的罗湖口岸,是新来港人士的聚集地之一,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为了家庭团聚来港的内地妇女。

基层的新来港人士处境在外人看来扑朔迷离。香港社区组织协会(Soco)向联合国社经文委员会提交的一份非数据官方报告显示,他们没有获得应有的福利保障和人格尊重,大多“香港梦碎”。

而傅冰刚刚参与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却结论相反,他们受到歧视和偏见的比率“非常非常低”。“我们是用相对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数据,而不是像Soco 那样『滚雪球』。滚雪球的话同质性就比较强了嘛。”傅冰流露出对调查结果的信心。

“歧视”定义中最关键的部分是,社会负面情绪是否让新来港妇女蒙受“真正的损失”。至少在上水的服务中心,傅冰看不到“受损”。傅冰相信,如果是在罗湖口岸向满载而归的内地客发放“歧视感”问卷,“那估计应该是高的”。

他觉得,“香港跟内地一样仇富,你有钱我就歧视你,你没钱我就帮助你。””

新来港妇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申请到政府综援(即社会救济),毕竟居港满7年才能申领综援,不过,2013 年内地妇女孔允明在香港终审法院的胜诉,判决将综援受益人身份扩大至居住满1年的、以定居原因来港的香港居民。这事引发了众多港人的不满,有港人担心“拱手让人吃白食”。

傅冰理解港人的这种激烈情绪,“争这个字就是减少人家增加自己嘛,当这个情况出现的时候会比较大矛盾。”不过,他接触到非常多的case,反倒是“死也不申请综援”。

“她说在内地从来没有靠过政府,到香港也不想靠政府,她不想给孩子一个感觉,就是家里是靠政府的。等到孩子长大了,她出来工作,随便打一份工,也有八九千块钱的工资了,比综援高出很多很多。”

真正的挑战在于将这种“硬气”适度软化,剔除里面的焦虑成分。傅冰和他所在的机构想希望建立起一个新感觉,“不仅仅是来拿,还会服务香港整个社会。”

服务的方式之一是,安排一些义工的事情给新来港妇女做,比如组织她们去陪伴社区里独居的本地长者。让她们在无聊的时候有事做,也算是一种交流。此外,他不愿意更细致地讲述这些新来港妇女如何一步步地完成了“融入”,“她们更想平平淡淡地生活。”

在他这个社工眼里,生活就是平平淡淡的,全不像新闻里那么闹腾,“你看到新闻,好像矛盾很激烈,但来来去去就是这么一些人。”

在2011 年著名的“6000 块计划”风波中,港府将能领取6000港元的市民资格限制为在香港待满七年以上的“永久居民”。一个名为“在香港赚米的大陆豆子”豆瓣小组一个月里发出了11 条抱怨斗争帖和1 条温和倡议帖。倡议帖便是傅冰发的,他呼吁“新来港纳税人”若能拿到6000 块,捐出来成立一个基金,帮助更多“基层的新来港人士”和香港居民。次年3 月,港府宣布透过关爱基金向部分低收入新来港人士派发6000 元,多个社福组织都参与了此次争权。

傅冰打算继续在香港“赚米”,这个城市他最看重的“人情味”并未受到伤害。上个月他还住在中环旧区的唐楼顶楼,香港连日暴雨,顶楼又实在太旧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但中环依旧是他最喜欢的地方。前街是金融中心,后街是旧区住宅。楼下卖菜的一家人、吃东西的食铺他都认识,“回家的时候如果叫一个叉烧饭,(老板)他会给我多一点叉烧,当然如果老板娘不在的话。”

他还在顶楼天台种了萝卜和圣女果。收割的那天他拍照上传到了脸书,照片底下写着“中环出品”。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