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维度认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特征

2018-05-04 09:57   经济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总的来看,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指,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治理主体共同打造社会事业的平台,治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产品。我们可以从多维度认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特征:

架构维度: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在社会事业平台建设、社会事务治理、社会公共产品提供、社会利益共享的过程中,呈现出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等立体多维、多元互补的新局面。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社区治理体系,将形成发展合力,保障人民权益,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时间维度: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新时代的新型社会治理,是基于当前社会治理理念、制度、体制、机制等现状的科学抉择。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合作共治、公平正义等基本价值取向,是应对社会问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保障治理主体平等权利、确保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思想基础。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空间维度: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开展的波澜壮阔的社会治理新举措。由于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环境复杂等因素,各地区各部门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社会治理突出问题,因地制宜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社会治理制度和机制,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和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创新维度: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社会治理设施的软硬件建设,推动治理数据整合,消除信息共享障碍,确保治理过程隐私安全,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秩序维度: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强调各治理主体相互关系、资源优化与互动方式的有序化,实现动态、和谐、有效。要充分发挥党委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强化各级政府抓好社会治理的责任制,引领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也是秩序的基础性保障。加强法治保障体系建设既要以法治思维审视社会问题,构建科学正义的制度体系;又要用法治方式处理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还要以法治模式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形成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

功能维度: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手段和工具,是多元主体共建社会治理平台、共治社会治理事务、共享社会治理成果的载体。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基本功能,应着力构建社会共治机制,包括平等协商对话机制、社会利益均衡整合机制、舆情引导机制等内容。同时,还需要从不同层面测量和评价社会治理效能,使之成为制定和调整治理政策、改进治理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资源维度: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必须从加强顶层设计、体系构建、技术支撑、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采取措施,综合施策,形成合力。这既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资源不断优化配置的过程,也是信息、数据、网络等新形态资源培育的重要平台。同时,社会治理专业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治理专业化要求加强社会治理各类专业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建立专业人才保障制度,健全各类激励机制。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