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这些传统思想,女性在社会中经常会受到排斥,遭受不平等的对待。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中大多数女性很难享有到公平和公正的对待,使她们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而这些就业障碍是远远大于男性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女性通过就业可以拥有人格独立的条件、获得经济独立的途径和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从社会性别视角的角度来分析男女就业收入差距大和平等的就业机会等问题,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促使女性的就业歧视问题有所好转,为她们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从社会性别下的角度出发,了解男女两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利益与要求,从而有助于消除性别歧视,建立两性之间均衡发展的平等关系[1]。运用社会性别这个崭新的视角,社会工作者介入到受到不平等的就业待遇的这些女性中,从而保护她们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平等的就业权。
一、女性就业歧视的案例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时期,一些传统性别分工模式和社会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男女就业平等。即使国家保障女性和男性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然而现行的制度和政策还不是很完善。职场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情况仍然发生,现在女性就业遭受的就业歧视,有来自企业,也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女性在就业中遭遇不平等的问题有很多,例如职场不平等的就业机会、同工不同酬等,这无疑阻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
正如案例本科国家贸易毕业的谢小丽,她在毕业后没有立即工作,而是选择结婚生孩子,直到五年后孩子上学,才出去找工作。她投了很多简历,面试了八九家公司,都被拒绝,因为对方只招男性;五个月过去了,她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却遭到了待遇不平等。同样的学历、工作内容、入职时间的男同事拿到的工资比她高了很多。这种就业歧视问题在职场中到处可见。从案例中可以看的出来公司岗位的招聘条件对性别是有一定的偏向,对女性来说要求有些严苛并且带有歧视的。案例中招聘条件对性别有要求是显示出来的,但是现实生活中隐性招聘条件对女性就业更是一大阻碍。男女收入差距存在很大的差别,往往是女性的收入远比男性少。这无疑会使女性无法合理相应的劳动报酬,无法促进就业中男女平等的发展,阻碍了劳动平等权的发展,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人员制度出现不合理的情况。
二、运用社会性别视角来分析女就业歧视问题
社会性别理论是以社会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角色塑造和社会性别制度为主要内容, 长期存在的男尊女卑的性别误区和忽视社会性别的性别盲点,从而揭露了这种差异和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根源,它深刻地贯穿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家庭等一切领域[2]。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由社会形成的男性和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以及责任。社会性别规范人的行为,决定了上男女两性的差异。社会性别源于社会建构,它首先肯定和承认生物学每个人都有社会性别;女权运动以来各个社会阶层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追求男女平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会性别视角的重要性,从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社会性别视角下着重强调两性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在各个方面要受到平等的对待。它把妇女视为发展的主体,重视妇女的社会价值,突出了女性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唤起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女性去捍卫自己平等的权利。现实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女性就业歧视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既有的社会普遍存在的以等级为特征的性别关系秩序主要是以男性为主导建构的;在国家权力的参与运作下这种性别等级秩序被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社会期待模式化[3]。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出发,针对谢小丽的遭遇,社会工作者首先是与服务对象谢小丽建立信任、真诚、平等的关系,然后展开相关的调查,全面了解并掌握具体的情况,向其提供国家有关同工同酬的法律依据,鼓励她到公司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争取同工同酬的待遇。其次,社会工作者应该提醒她的用人单位招聘条件是违法的,是违反女性享有平等的劳动权的相关规定。倘如用人单位不予理会,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谢小丽进行法律诉讼,借由法律的手段,切实维护她的权利和利益。同时倡导用人单位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到男女两性平等。最后,社会工作者组织遭遇相同情况的职工进行交流,逐渐形成合力,共同找出解决办法去维护她们就业的合法权益。通过打破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用社会性别视角来分析妇女就业歧视问题,从男女平等的立场出发,保护妇女在就业中获取独立和经济地位的权益,赋予女性积极争取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权利[4]。因此,社会性别分析考虑妇女在生产、再生产和社区管理及其他活动中的角色与作用,以及对其他角色产生的影响。社会性别分析是以社会性别视角来看待政治、经济、家庭与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如果只有机会上的平等,而没有结果上的平等,可能掩盖着更大的不平等。虽然女性在教育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 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她们仍很难平等地找到工作;即使有一定的就业机会,工资待遇的性别不平等,社会保障存在性别差距等等都反映了结果的不平等。社会性别分析的重点应该是关注和分析反映结果平等和实质平等。
三、结论
在社会性别理论还没有出现之前,由于忽视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性别视角看问题。特别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会忽视了妇女的就业权益的保护和发展。女性由于生育和家庭角色,等级化性别分工掩盖了两性合作劳动的历史,女性家务劳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家务劳动被视为无偿劳动,造成女性的劳动价值被忽略。正是经历一些政治活动,我国的女性从传统的“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定位中走出来。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合女性的职业与发展领域,工资水平的增长无疑吸引更多的女性走出家门。正是社会性别理论的出现,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社会性别分析要将妇女的权益纳入发展主流,将女性与男性的需求、角色相对照,与她们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相联系, 女性的需求才能被更好地理解[5]。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可以得出男女两性之间先天的生理差异并不是导致女性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中遭遇尴尬的根源。国家或者政府可以通过发现和弥补社会制度中对女性就业权保护的不足,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逐渐地消除女性职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社会性别理论恰好提供了这么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分析框架, 逐步地深入到大量曾经被很多人置若罔闻的许许多多的性别歧视现象背后。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社会性别的知识为女性在就业中受到提供帮助,来维护妇女的权利和保障妇女的权益,逐渐消除传统性别观念中性别角色倾向以及树立真正的平等意识。
社会性别理论运用到女性就业分析中,从而为妇女就业保障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开拓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可以向政策制定者传达女性就业中遇到各种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后,政府应该积极调整政策或制定新的政策,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监督保障妇女政策的落实情况。社工还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其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的规定,保障女性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实现同工同酬。很多女性在就业中遭受不平等的对待,得不到相应的帮助,只能忍气吞声。社会工作应该为她们提供服务,增强其维护自身权益能力。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给服务对象进行社会角色教育,帮助女性充分认识自我价值。鼓励她们运用社会性别的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就业中男女机会和实质性的平等,保障女性享有同等的劳动权利。另一方面,对用人单位起着约束的作用,逐渐消除用人单位的同工不同酬问题,保障妇女的就业机会、就业待遇的平等权。社会性别视角来分析女性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认识到性别歧视带来的消极影响,让我们知道保障女性平等就业的重要性。消除女性就业歧视问题需要国家、企业、社会、家庭以及女性自身的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常献平.社会性别视角下妇女权益及其保护[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03):101-103.
[2]赵迎彤.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职场女性隐婚成因分析[J].现代交际,2012(11):18.
[3]单文杰.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妇女就业权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6):228-230.
[4]魏健.社会工作介入城镇妇女就业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5]刘伯红.社会性别分析: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工具[J].中国妇运,2016(03):22-25.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