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三社联动”大家谈
专家谈
为“三社联动”赋权增能
浙江财经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所副所长 陈建胜
我国当前的基层社会治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来说,还带有明显的政府“动员型”特点,即社会力量及市场力量是一种被动的参加,而没有进行主动、积极的参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府动起来了,但基层社会还没有充分动起来、活起来。
因此,需要对基层社会各种组织载体,如社区组织、社会群体、市场参与主体及居民等进行“赋权增能”,尤其是对“三社联动”的主体进行赋权增能。社区和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一体两翼”,而社工群体又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社区工作与社会组织的发展。“三社”增能了,就能推动社区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科层结构向多元互动的横向网络结构转型,推动参与式治理机制和参与型社会的建设,让基层社会更具有活力。
在赋权增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社区治理结构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甚至市场主体参与的“混合型”;要深入思考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功能领域、范围、独特性、自主性,推动协商民主、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此外,还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等,让“三社联动”更有智慧地运行。
基层干部谈
“三社联动”要注重自治、增能、提效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民政局基政处 史 阳
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是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者的关系理顺了,基层治理就会变得更轻松。“自治”即动员社区参与,发挥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能动性作用。扬州市广陵区通过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让渡空间,建立以群众满意度调查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把社区工作的评议权交还给了居民。“增能”即增强服务能力。广陵区在培育社会组织方面,坚持“项目化管理、专业化运作、社会化发展”的模式,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开展公益创投,扶持5家社工服务机构,定向资助其开展为老、助残等社会工作实务项目。“提效”即提升联动实效。通过设置开放空间、圆桌会议,社工、社会组织参与议事,建立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商议事机制。同时,通过细化自治单元,推行楼栋、小组自治,组建各类地缘、趣缘、业缘“圈子”等形式,营造了熟人社区,促进了居民融合。
社工谈
“三社联动”带来可喜变化
北京立德社会工作事务所 张跃豪
“三社联动”本质上是三支社会力量优势合作、互动共享的机制。北京市开展“三社联动”工作之后,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一是社工专业力量的加入使服务品质彻底改观,之前是做一次性的联欢会和节日慰问,现在是从居民需求出发提供更加深入和持续的服务;二是社工机构和社区居委会的沟通更顺畅了,原先是大家各办各的活动,联动机制建立后,双方由“独唱”变成了“合唱”,大家开始一起做活动;三是促进了专业社会工作社会知晓度的提升,“三社联动”后,居民在很多场合都能看到社工,感受到社工,对社工也更加了解和信任了。
福建省晋江市益心社工服务中心 黄美迎
在我们服务的社区中,社工在服务时注重孵化社区内居民自助、互助组织,利用社区的活动场地等资源,为居民提供互助交流的平台。同时,社工还积极培育社区领袖,通过“赋权”,让居民参与更多的社会事务,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目前,社区内成立了“小拇指”手工艺术协会、“俏夕阳”志愿服务队、“康乃馨”妇女互助俱乐部等组织,较好地带动和引导了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形成了一种“参与式”社区治理的新趋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