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锁:疫情危机中的社会工作实践空间和专业定位

邓锁 2020-03-16 09:15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使其能够成为个体与社会韧性的“促能者”,社会工作也应在社会韧性建构的系统视角下更深入思考专业实践空间与发展定位。

2月23日,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中特别指出,“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随后,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进一步指出要将心理援助和社会工作服务纳入疫情防控的整体部署。政府对于社会工作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视和期望让社会工作界为之鼓舞,也促使社会工作界更多地思考重大疫情事件中的专业责任、角色与能力。

今天,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邓锁具体来谈谈疫情危机中的社会韧性建构与社会工作定位。

新冠疫情是全球社会所面对的共同挑战,疫情的爆发也再一次警醒人类在高度工业化与全球化时代,必须正视日益增长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强调,当代社会风险突破了时空限制,具有全球性与不断扩散的人为不确定性特征,这使得已有风险管控的制度有效性受到挑战(贝克,2004)。作为后发展国家,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既有可能产生局部领域的重大风险,也有可能产生全局性的社会风险,迫切需要加强对于风险的预判以及强化风险治理体系。从系统视角来看,风险的不可预测性要求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的,能够容纳更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并同时具有受到外部干扰而能够适应和再生的力量。社会系统的这种复杂适应性也可以被概括为“社会韧性”,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它是指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在遭遇破坏性力量仍然能够维持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有效运行的特质(王思斌,2016)。社会工作是全社会协作参与、共同应对疫情灾害的重要跨专业力量,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尤其体现在其对于激发、培育疫情危机中社会韧性的独特意义上。

一、疫情危机与社会韧性

疫情危机的发生是对常规化社会系统的干扰,对组织运行机制和社会心态都带来极大冲击,是对社会韧性的重大考验。新冠疫情是一次突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在病毒传染源及传播方式未能确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尚不可得的情形下,社会公众会自然地产生恐慌和焦虑的心理。尤其在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和湖北地区的确诊感染数量上升很快,医疗物资急缺,为了与病毒蔓延抢时间而迅速出台、实施的应急管控措施,也造成了部分地区和机构在执行上的混乱失序。疫情的突发性可能带来常规工作机制的延宕、既有管理经验的失效,在救治病患的紧迫时间、空间压力下,可能由于预案不充分、协调分工不足等带来更多的问题。重大疫情危机事件中,公共卫生问题还超越了特定的医疗领域,而对社会各个层面产生影响,这对于国家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形成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疫情危机的出现还会冲击到社会心态与社会关系结构,带来社会排斥与分化的风险。在受到疫情直接影响的家庭中,突然感染离世的家人会给在世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影响。在防控隔离下,这种对离世家人的哀伤情绪无法通过仪式化的方式得到纾解,可能带来在世者的愧疚、自责等的心理创伤。疾病本身具有污名化的效应,严格的隔离措施可能会加剧对于受到感染者或风险感染者的歧视与排斥。疫情爆发初期,许多地区实行严格的“内防输入、外防输出”封闭隔离举措,一些地方封路断行、粗暴执法,将武汉、湖北乃至外地人都列为防范对象,不仅侵犯了民众的正当权益,也使得一些担心被排斥的民众刻意隐瞒自己的外出经历,反而不利于疫情防控。一些不当的应急防控举措更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恐鄂”氛围,对社会信任造成了损害。此外,物理意义上的社区居家隔离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秩序包括社会交往方式,年轻人可能比较习惯于线上沟通,但老年人、残障者等不便于网络交往的人群可能产生较多的心理苦闷。随着疫情形势的向好,一些个人或家庭的心理压力可能逐渐地缓解,但受感染者家庭的心理负担以及对于病愈者的污名化,即使疫情平缓后也仍然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问题。可以说,疫情的危机也带来整个社会心理的应激危机。

韧性也被称为“抗逆力”或者“复原力”,在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工作中,韧性较多地运用在个体和家庭层面,被视为服务对象在逆境中仍能积极面对和适应的特质。生态学以及灾害研究则更多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研究韧性的特征及其来源。社会韧性被看做是灾害发生后,系统或个体适应、响应以及快速从灾害中恢复的能力,它既包括组织系统能够吸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性的内在条件,也包括能够提高组织系统恢复、适应以及转化的可能性(Adger, 2000)。好比人体在病毒侵入时会自发产生免疫和抗体,个体、家庭和社区在面临困境时也会产生抵御困难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的韧性。个体层面的心理韧性体现在面对困难战胜逆境的勇气和积极的行动,社会层面的韧性则体现于灵活弹性的应变治理体系和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社会凝聚力。重大疫情的发生好比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压力测试,不仅考验政府的公共卫生防御体系以及整体应变机制和能力,也考验社会的向心力与互信程度。社会系统是否有承受突发事件的社会韧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对危机的成败。不过,社会韧性并非是一种静态的稳定社会状态,也是一个与不确定性相伴的动态变化过程,社会韧性的程度因此具有适应性与应变性。在重大的危机事件发生后,社会韧性的建构对于危机应对与社会系统的复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韧性的生成具有系统的自发特性,也需要积极的培育和建构。新冠疫情发生后,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应激反应中,民众迫切希望得到公开真实的信息,希望看到混乱秩序尽快得以恢复,对政府的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效果有比平常更高的要求。政府则因应疫情蔓延的程度不断地调整应对方案,逐渐形成更加有序、有力的疫情防控管理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疫情中心武汉和湖北每日不断攀升的感染病例、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危和社区工作者的重压也无时不刻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无论是受感染者与病毒斗争的顽强乐观,还是外援医务工作者、慈善组织及基层工作者不顾安危、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都体现出危机事件发生后有力的社会韧性。社会韧性影响到能够从灾害复原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而持续、有意识地激发和培育社会韧性,对于当前的疫情防控以及疫情消退后的生产生活重建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社会韧性建构与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韧性建构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疫情防控中,社会韧性首先体现于应急管理行动体系的跨专业协调性与灵活性,社会工作的参与有利于突破传统的系统边界,促进这一体系及时有效地回应疫情影响下的社会服务需求。重大疫情的应对不仅是卫生部门的问题,也因疫情所带来的次生影响而涉及到国家治理的不同层次。世界卫生组织也呼吁各国以“全政府”参与的方式来应对疫情,要求各个政府部门广泛行动,以跨专业、协同全面的方式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全局观与协作精神是处置风险的核心要求。贝克(2004)指出,“风险具有统摄一切的关联性,它穿过了过度专业化的筛子,……也跨越了专业和学科的边界,跨越了各种专业职权和制度责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基于专业训练优势的分工不重要,而是说在重大危机事件中,对于不确定性风险的应对需要更加综合地考虑技术、经济、组织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风险治理体系更具灵活性与弹性。

社会工作所强调的系统视角在应对危机事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将个体、家庭与社会看作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整体。然而这种系统视角并非是“大而无当”的,系统中人的需求始终是社会工作服务的中心。这种系统思维也影响到社会工作的具体工作方法。在疫情爆发时,社会工作者基于病患及一线医务工作者的需求,积极地链接各种医疗物资、信息资源,对于及时回应危机时刻的需求起到积极作用。在重大危机时,基于组织与专业分工的常规应对措施可能不再有效,这需要打破系统、组织甚至不同专业之间的边界,加强跨组织协调沟通,社会工作的这种系统思维十分有价值。如疫情危机可能带来部门分工协作的盲区,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风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不同部门和专业之间的通力合作至关重要。在跨专业行动中,社会工作者的贡献并不局限于狭隘传统专业分工,而体现在其基于人的复杂性、差异化需求——特别是困难人群的需求,力图克服部门和专业之间的割裂所进行的资源链接行动。这种跨越边界的系统思维,体现了疫情危机时社会工作在促进应急管理体系结构韧性的专业优势。美国芝加哥大学安德鲁.阿伯特也因此将社会工作看作是跨越系统边界的职业,是“边界的行动者”(Abbott, 1995)。

其次,疫情危机中,社会韧性的建构还体现在对于受到社会排斥以及困难人群的需求回应,社会工作强调公正性和发展性的核心价值,通过社会政策的倡导建议、社会服务体系的改进等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公正性在服务传递中体现在资源分配平衡与“需求的正义”。这涉及到服务对象不同的需求之间如何排序,不同群体之间的需求如何平衡,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来有效回应需求等。在重大疫情发生时,一些本来居于社会脆弱境地的人群可能面临更大的危机,如疫情防控对于低收入群体的生计、脆弱人群的照顾、贫困家庭儿童的在线教育资源获取等产生很大的影响。国家卫健委、人社部和民政部等先后出台意见,要求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和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关心关爱措施。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3月9日也出台对于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对于受疫情影响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人员的生活保障和基本照料服务。在疫情危机下,及时出台有利民生的政策措施不仅有利于缓解经济压力,也产生积极的社会心理影响,体现对于脆弱人群的浓浓暖意。而政府的各项措施在落实过程中,还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考虑得更加细致周全,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公正性和发展性为指引的社会工作理念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在政策制定落实过程中体现个性化和精细化,通过因应评估不同的困难状况和需求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福利服务传递。疫情防控还可能加大部分地区困难人群的脱贫难度或返贫风险,发展性的社会工作服务不仅强调基本生活保障,还致力于通过多样化的生计重建、能力提升使得脆弱人群更好地应对和管理风险。社会韧性体现于整个社会的包容性,这也是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受到疫情风险影响的脆弱人群的关怀和扶持不仅能够直接地预防和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也是整个社会携力度过危机的重要基础。

最后,疫情危机下的社会韧性还来自于日常生活共同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守望相助、相互扶持。尽管信息化社会已经极大改变了沟通的媒介和方式,但民众对于疫情的最直接及感同身受的还是基于他们所生活的社区,尤其在疫情防控隔离期间,社区基层的联防联控措施对基本的生活出行带来巨大影响,社区基层工作者在人手急缺、防护条件不足的情况承担了大量的防控管理和上门服务工作,迫切需要社区居民的理解与信任。但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还需要敏感于疫情防控之下居民生活、心理、人际关系等的多样化需求与困境。疫情影响下,民众对于病毒感染的恐惧,在某种程度甚至更大程度上也来自于对于染病后所可能受到的社会排斥和孤立的恐惧。此外,人们也担心隔离防控对自己家人照顾的影响,对于因为无法照顾家人而感到害怕和无助。疫情导致的社会排斥还可能源于信息获得的不完整或错误,如媒体报道,在某地从武汉返家过年的村民孩子发烧,虽然医生检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只是普通感冒,但由于没有及时地向社区居民通报确切信息,遭到村民的驱赶,并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在武汉和湖北一些地区,社会工作机构通过与线下社区工作者合作,能够通过对居民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心理疏导等协助社区整体的防控工作。疫情防控中还应当特别注意社区内生支持系统的发育。我国城市社区的类型复杂多样,一些社区中的组织化力量如业委会、志愿者队伍等发挥着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的积极功能,社区内生的这种守望相助精神在疫情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方法对于激发社区内在支持体系有积极作用,社区通过宣传动员、引导合作参与,能够较好地缓解社区的恐慌心理,以及消除对于受感染者的歧视,同时,社区的内生支持也能够对于特殊群体和困难家庭起到及时地发现帮扶,通过与社区整体防控工作衔接配合,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悲剧事件的发生。病毒防控实际上体现了个体与社会的共同责任,也需要政府与民众有高度互信,这其中既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细致有效的信息指导,也包括民众个人积极的行动参与,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细致周全的服务提供、居民之间的相互扶持如同社会良好运行的毛细血管,是促发和形成社会韧性、共同抵御疫情灾害的基石。

三、社会韧性建构下的社会工作定位

疫情危机下的社会韧性建构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协作参与。社会工作作为一个科学的助人专业,在应对危机事件、引导和培育社会韧性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由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人类服务的专业理念与实践特点所决定的。不过,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西方工业化时代产生的专业,自身也在现代社会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地演化和变迁,如社会工作在后发展国家面对的是更加整体性的治理和社会发展问题,在非西方的制度文化情境中发展社会工作面临本土化转型的艰巨任务。同时,社会工作自身在发展中还必须能够适应风险社会的变迁特点,在专业理论、方法和实践能力上获得更有效的提升。在此次疫情应对中社会工作已经并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在与参与其中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交流中也发现,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也还有待更新与进步,尤其需要发展出能够有效应对当代社会突发危机事件的介入方法和服务体系,包括如对于危机干预的阶段性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的更多知识掌握、突发事件下的志愿者管理、不同层次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对接、线上服务方式和课程的开发等等。在危机事件时,常规化的专业程序和方法不一定是有效的,应当建立适应危机情境的快速评估与介入方案。可见,此次疫情危机也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一次大考,迫切需要社会工作提升实践中的反思和研究能力。

从系统层面上看,社会韧性的建构不仅有助于疫情危机中社会系统的快速复原,也是系统自身积极地适应、反思及转化过程。习近平在2月23日的讲话中也指出,这次的疫情应对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而及时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将有助于社会系统在更高水平上的适应性转化。在社会韧性的建构上,还应当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跨部门、跨专业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保障和专业化水平,以及加强社区层面的医疗和社会服务体系整合等等问题。在风险社会中,社会系统的运行将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不确定性、变迁乃至危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需要更好地适应风险社会的特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管包括武汉和湖北在内的全国防控形势日趋好转,但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疫情还在持续,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之间还需要统筹推进,我国公共卫生防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育社会韧性是应对危机和挑战的强大动力。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使其能够成为个体与社会韧性的促能者,社会工作也应在社会韧性建构的系统视角下更深入思考专业实践空间与发展定位。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