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新兴城市志愿服务体系研究——以芜湖为例(2)

华东理工大学 张弛 2015-05-07 11:11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本文以安徽省芜湖市志愿服务体系为例,深入探究了芜湖市的志愿服务机构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分析了其优势及问题,探讨了志愿服务体系的模型构建,并基本构建了中部新兴城市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的模型。使得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其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为这些良好的志愿服务方式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便利。

三、意义与发展

这个体系很好的解决了困扰着许多城市的志愿活动难题。

(一)志愿活动空中楼阁

如今城市志愿者活动看似如火如荼、花样繁出,但是却脱离不了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领导检查、重大节日大操大办,平时偃旗息鼓,志愿活动空留一个口号。诸如学雷锋日,重阳敬老,扎堆做志愿活动,养老院都门庭若市,别的月份冷冷清清,在“一米阳光”的体系中,制定了每个月的活动安排,如1-2月主要是“两节”送温暖活动,3-4月主要是送岗位进社区活动等等,这样让每月都有活动可以开展,每个社区,每个人都能行动起来。

志愿活动往往停留在理论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志愿者的作用被弱化和忽视,在“一米阳光”服务体系中,我注意到特意设立了居民议事厅制度,具体可见表2

QQ截图20150507110746

这个制度包括三个环节,一是社情民意收集制度,每名志愿者一个月走访居民二次,即使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并于每月10日前将记录的信息上报社区“一米阳光”议事厅;二是“一米阳光”议事厅制度,其每月召开一次,由德高望重的居民代表主持,将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整理讨论后形成议案,提交社区居委会;三是社情民意反馈制度,社区党组织将办理的事情和情况及时向提出人进行反馈,涉及集体利益的进行公示。采用这种方式,大大调动了志愿者们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在平时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发挥“一米”的光和热。

(二)志愿活动后继无人

志愿活动是一个义务性很强的行为,在没有外界压力和支持的前提下,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志愿服务往往会在很多年轻人身上停滞,毕竟谁也不能把工作放下来从事志愿活动,即使可以也是不可持续的。在很多城市的志愿系统中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城市志愿组织者们往往会把思维局限在年轻社区居民上,从而和其本身的工作生活产生了矛盾。而高校志愿者则是很好的补充,本身也有很强的服务意愿和机动性,在芜湖志愿体系中就特别吸收发展了这支力量。

QQ截图20150507110819

如图1所示,在整个城市志愿服务体系中录入志愿者有53819名,其中10-40之间的中青年志愿者有25460名,40-50之间的12599名,50-70之间的15939名,71-90之间的3144名[6],40岁以上的志愿者占了半壁江山,这些中老年志愿者的热情自然十分高涨,但是自身的安全也是志愿活动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诸如巡逻、劝导等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基于此,我注意到芜湖志愿服务体系中,中青年志愿者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很大程度上是高校志愿者的加入改善了这样的困境,在前文已经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四、问题与展望

芜湖的志愿服务体系具有很多优势和创新,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现行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调查和访问中,我感到最大的问题在于这项工作对于政府的依靠性可能过大。“一米阳光”的行政化印记是“胎记”,自诞生之时便存在着。虽然社区从法律上并不属于政府部门,但在我国的政治生态中,街道、社区作为政府体系的延伸物的角色是非常明确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社区、街道的规划、党政部门的联合推动,“一米阳光”就不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志愿服务品牌。而且市党政部门对“一米阳光”可谓是无缝介入,其不仅扮演了管理者、监督者的角色,也扮演了筹集人、服务者的角色。[7]行政化使得工作的推广便捷高效,但也出现了行政色彩浓厚的问题。由于把志愿服务及其管理工作纳入日常事务范畴,本来是个自愿行为却变成了政府行为,因而增加了工作负担,特别是基层工作者。前文已经提到社区是整个体系中的基层管理者,政府的多项政策和工作完全靠社区去支撑和完成,加之一个庞大的志愿服务体系的维持,社区明显有点不堪重负,即使在第一级的民政局负责志愿者网络化管理,这让缺乏专业人才的他们颇有点窘迫。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如果建立一个社会化市场化专门志愿服务组织,每年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获得志愿服务的支持,这个技术支持包括志愿者的网络化注册、管理、记录和评定,将会大大减轻社区的负担。这也将是“一米阳光”志愿服务体系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1] 作者简介:张弛(1994- ),男,安徽芜湖,大学本科在读,chris_zz34@163.com

[2] 邓蕾.历史的视角:对城市志愿服务体系发展历程的分析[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3] 赵怀娟,夏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经验、问题与对策———以W市“一米阳光”为例[J].理论导刊,2013(7)

[4] 朱麟飞.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探索——以杭州市下城区“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超市”为例[J].观察与思考,2013(7)

[5] 周婷. 论加快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实践路径——基于南通朝晖社区志愿服务的典型示范[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9)

[6] 资料来源于芜湖市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

[7] 赵怀娟,夏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经验、问题与对策———以W市“一米阳光”为例[J].理论导刊,2013(7)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