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系统理论作为了解世界现象的一种方法和取向,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有较普遍的运用。本文在着重梳理有关系统理论观点的同时,通过分析某个弱智儿童家庭社会适应问题的案例,从而更深入地说明系统理论如何切实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探讨如何挖掘和调动弱智儿童家长及其家庭、同伴、社区、社会的能力和资源,缓解弱智儿童家庭的社会适应障碍。
关键词:系统理论 弱智儿童家庭 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在20世纪初成为专业学科和专业工作,伴随着职业化的发展,社会工作理论也在实务中持续丰富。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开始于美国学者Hearn对该理论及相关概念的提出。而它的普遍运用则是在Goldstein(1973)提出统合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和Pincus&Minahan以系统观点介绍整合的模式与方法之后,使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实务中有了重要的贡献。
一、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系统理论基于对过去的理论吸收精华和反思不足而发展为今天我们所知的理论,以下是主要的理论概念和观点。
(一)系统理论中的结构
系统理论沿用了“人在情境中”的观点,注重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存在及评估。“情境”使人们能够面对和处理外在世界的各种互动信息,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等。系统理论所重视的“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有结构的意涵,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微观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接触和彼此互动的物质环境,它们对个人的因应行为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社会机构等;中观是连结微观与宏观的中介者,对两者之间的互动有支援缓冲作用,可以影响个人接触到的团体、组织、机构或社区,如工会、志愿组织、医院、工作场所等;宏观则是指个人成长的有关物质、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影响微观和中观环境的建构和运作。结构的概念提醒社会工作者应该全面掌握案主所在“情境”的微观、中观、宏观环境,进而能规划合适的介入方法。
二)系统理论中的过程
输入→ 转化→ 输出→ 回馈→ 生存或灭亡
(input) (throughput) (output) (feedback)
图1 系统输入与产出(宋丽玉,2002)
如图1,系统理论关于过程的概念包括输入、流程、产出、回馈及生存或灭亡。过程之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的输入,它会把各种资源经过内部加工得以转化,转化后除了部分留给系统内使用外,还会输出给环境或外部其他系统,经由与外在环境的互动后,系统要回收资源和讯息形成反馈,最后在反馈之下,系统要么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资源而持续运作,要么无法获得生存所需的必要资源而终止运作,系统的运作过程是不断循环的。
(三)系统理论中的行动
Pincus&Minahan在1973年提出了系统理论中代理人系统、案主系统、标的系统和行动系统的概念,如表1所示:
表1 社会工作系统(朱东武,2001)
表中的代理人系统作为案主困境改变的媒介,是实施改变的主要行动者,促进了案主与环境、资源之间的有效互动。案主系统是案主个人及与其有长期接触的家庭、社区等构成的系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者。标的系统是为了改变案主目前困境或问题所要完成的目标组成的系统,社会工作者要将与案主相关的系统作为标的系统加以改变,以服务于案主,但标的系统与案主系统不一定完全重合,也可能是案主系统以外的环境系统。行动系统是由那些与社会工作者共同努力、并肩作战,改变案主境遇的行动者构成的,行动系统与案主或标的系统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四)系统理论中的机能
为维持系统的正常运作,需要不断为系统输入稳定、完整的信息和资源,让系统内部静态的安定现状和动态的改变成长之间保持平衡,进而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机能,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作最佳调试。系统的机能还表现在其内部各次系统的运作对整个系统的生存或灭亡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各次系统互相配合供持才能使整个系统平衡运作。
(五)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是对外部环境的资源保持积极互动的系统,其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相互交换,它与外界联系密切,也较易从外部获取新的资源,但可能会开放系统的过分活跃而较难在系统内外建立稳定的支持关系。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相反,与外界保持相互独立的关系,由具有较强同质性的同类人群组成,系统内部相互支持的力度很强,但由于与外界之间几乎隔绝,其内部资源很难与外界资源进行互通有无。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的开放性或封闭性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
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了实务的理论基础,基于系统理论的观点,本文将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分析,说明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