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社工介入突发灾难事件的思考

崔芳芳 2014-05-19 14:44   山泉社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尽管殡葬系统社工介入突发灾难事件的实践还不多,并且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限制,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努力社工可以充分发挥他的作用,为社会安定和案主利益服务。

一、引言

2009 年6 月7 日,济南市黄河森林公园内发生一起惨案,一家私人承包的户外拓展训练中心的攀岩训练设施发生坍塌,造成5 死5 伤的惨痛后果。惨案发生后,有关部门负责人立即赶往事发地点,现场指挥、组织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并赶赴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全力施救。同时政府有关部门成立了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并由五个街道办事处分别组建了稳控小组,一对一的负责处理死者的安葬,家属的接待,以及商议赔偿问题。这可以说是灾难事件的一个缩影,而在众多的灾难事件中,常常可以看到社工的身影。无论是美国的9.11 事件,台湾9.21 地震还是汶川地震,社工都积极参与灾难救援工作。济南市殡仪馆的社工,参与了此次灾难事件的处理工作,并在其中扮演了协调者和家属陪伴与支持者的角色,协助馆领导接待来馆处理本次事故善后工作的政府人员,陪伴和接待来馆参与处理逝者后事的家属,给予其精神上的支持和适当的抚慰,促使了此次突发事件的圆满解决。但是由于社工是个新兴的行业和职业,特别是笔者本人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有限,在本次的参与中,也存在不少不理想的地方。由此引发了有关殡葬系统社工如何介入突发灾难事件的思考。

二、突发灾难事件中殡葬系统社工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一)突发灾难事件中社工的介入

社工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在专业化和职业化并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灾难救援,显示了其在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灾难救援中,社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及相关救灾人员在台湾921 震灾中扮演灾民安置,伤亡抚恤,殡葬处理,哀伤辅导,家庭重建,社会照顾,就学辅导,社区重建,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角色。

周月清(2001)等研究发现在921 震灾紧急救援期间,社会工作者最常介入的任务次序是:1.对受灾个人及家属的支持;2.协助个人与资源的廉洁及增加多元性资源的接进行;3.防止灾民有更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4.预防个人,家庭的瓦解;5.改变微观体系,促进受灾居民之福祗;6.其它。

汶川地震中,社工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介入,社工的介入主要表现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灾后重建,包括生活重建、职业重建、社会重建等。灾难救援中,社工常同医生、护士、心理医生一起组成重要的救援团队,而社工在这个团队中起协调者的作用。

(二)殡葬系统在突发灾难事件中的作用

可以说,殡葬系统在突发灾难事件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灾难事件中的遇难者遗体的整容、冷藏、防腐、告别、火化以及安葬、祭祀等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殡仪馆中完成,相对于其他情况的丧者来看,殡仪馆在突发灾难事件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此时存在着很多的不稳定因素,由于遇难者的突然死亡,或者是由于死者的赔偿问题,家属在来殡仪馆存放遗体、举行告别仪式时常常情绪很激动。殡仪馆在此时不仅承担着丧事办理的任务,还要以合理的方式处理丧属的情绪,一方面要使家属满意,另一方面要保证殡仪馆正常的秩序,防止不安定因素的出现。

(三)殡葬系统社工的发展与其介入灾难突发事件的优势

现阶段对于什么是殡葬系统社工还没有一个清楚地定义,一方面是因为社工的发展限制了在各行业中的发展。二是因为实际从事殡葬系统社工的人很少。暂时将殡葬系统社工定义为在殡葬系统中从事社工的人。

社工对于灾难事件的干预也根据所在领域的不同而不同,作为一名殡葬行业的社工,其对于灾难事件的介入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遇难者的家属。

社工介入的优势:

1.社会工作的介入具有专业性的优势。无论是对丧属的一般抚慰工作还是专业的哀伤辅导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社工掌握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知识,懂得哀伤辅导的相关知识,对丧属的心理有更深更多的了解,因此社工介入具有专业知识上的优势。社工的专业性还表现在所用方法的专业性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可以针对个人开展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小组工作利用集体的力量,使得有共同目的、共同经验的个体集合起来,形成相互支持的系统。社区工作通过在侠义或广义社区中的居民动员,资源整合等建立起服务对象的社区支持系统,恢复、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2.社会工作的价值优势。社会工作专业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对生命和人的潜能都有乐观的假设,相信人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相信服务对象有自己的优势,在面对创伤和突发事件时,抗逆力无所不在。社会工作尊重服务对象自决的权利,这些价值观和视角体现了对逝者和生者的充分尊重,并有利于社工发现丧属的资源,鼓励其采取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

3.专业社工的介入有助于提高丧亲的福祉。社工扮演丧亲陪伴者、服务者、资源争取和整合者、倡导者的角色,站在服务对象-丧亲的立场上,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倡导社会正义与公正,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权利。这有别于政府的介入,因为很多时候,丧亲与政府会有利益纠纷,而一般来讲,社工与丧亲是没有利益冲突的。政府需要借助社工扮演第三者的角色,通过社工的努力,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双方的意愿互相传达,在发生矛盾时可以聚在一起协商解决。这不仅有利于丧亲的利益,还有利于政府很好的与丧亲的协商与谈判。另外,社工关注丧属社会功能的恢复,在事件处理完毕后,进行跟踪服务,帮助丧属渡过突然丧亲的悲痛时期,适应失去逝者后的生活。

4.专业社工的介入可以节约人力资本。济南黄河森林公园六七事故的处理过程中,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是主要力量,这样的做法虽然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但是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社工、医生、心理医生、义工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组成团队介入危机事件的模式正在走向成熟,在汶川地震以及台湾9.21 地震中,这种模式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从而可以把政府工作人员解脱出来,从事协调等工作。

(四)殡葬系统社工介入突发灾难事件的限制性

尽管理论上讲,社工介入突发灾难事件有很多的优势,但是由于专业自身的发展和本土化等问题,现在社工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存在很多的限制因素,具体来讲:

1.专业自身的不完善。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只有二十年的时间,本土化的理论发展的还很不完善。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也只有几年的时间,虽然近几年来有政府的大力推动,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能否成功还有待于实践来证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教育出的社工需要适应本土环境,西方社会工作的方法很多时候在中国是不适用的。而且实际在殡葬系统工作的社工很少,这些社工对于殡葬系统的了解不深,这些局限使得政府对社工不是完全的信任,不敢放手让社工来处理社会突发事件这样的关系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

2.政府解决方式上的路径依赖。政府已经习惯了在对待突发灾难事件中的反应和解决方式。中国的大政府模式根深蒂固,政府所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多依赖于政府工作人员,六七事故中,参与的主体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在殡葬系统中参与的主体是行政领导。社工真正成为主力还需要政府打破这种路径依赖。虽然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社工可以为其分担一部分责任,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但是政府要适应社会工作这个新生事物还要一段时间。

3.政府购买社工的机制问题。目前政府购买社工的服务还出于试验阶段,在殡葬系统工作的社工很少,而这些社工身份定位存在尴尬,殡葬系统的社工在殡葬系统内工作,服从于殡葬系统的管理,工作地点在殡仪馆或其他殡葬单位。而社工介入灾难事件,显然不止限于殡仪馆,需要和家属密切接触,在遇难者安葬完之后,需要社工的进一步跟踪,而此时社工的管理就遇到了难题。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殡葬系统社工介入突发灾难事件还是有其可为空间的。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关键字
  • 殡葬
  • 责编:余华龙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