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工介入老年“不婚族”

2014-06-03 14:2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面对老年人再婚难的种种障碍,专业社会工作者应该介入,给予老年人帮助,社工做为第三方,在调解老年人之间关系,老年人与子女关系有天然的优势。

社工中国网消息:从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目前,我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老年人口则以3.2%的速度增长,全国老年人口近2亿,单是60岁以上丧偶的老年人就有4500万,不容忽视的是,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人均寿命已达到76岁,高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甚至高于一些欧洲国家。按照先行的老年人生存模式推算,60岁的老人平均还能生活15到20年左右。因此,老年人丧偶之后漫长的岁月如何度过,老年人的再婚问题成为社会日益凸显的焦点。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社会老年人再婚,障碍重重,不少老人无奈成为“不婚族”。

婚姻本该是自由、幸福的喜事。但在目前,我国不少老年人再婚遇到重重障碍,有的冲破阻碍恋爱,但婚后缺遇到这种或那种的问题,最终能够长久的很少。通过梳理不同案例,阻碍老年人再婚主要有四方面的障碍,首先是传统观念的束缚。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老年人再婚被认为是老不正经,而从一而终的观念也根深于这些人心中。再加上社会舆论和周围亲友的态度,更让这些老人不敢越雷池半步。第二,错误的择偶观。部分老年人再婚不再以感情为基础,而是出于自私的、功利的目的,再婚,仅仅是为获取一些经济上的利益和满足一些社会需求或者身体需求。第三,害怕损失利益。不少老年人认为,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感情的重心已经移到了女儿和晚辈身上,希望可以给子女和晚辈更多的经济财富和精神财富。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的老年人认为房屋、财产等实际问题阻碍了老年人再婚,再婚后的财产再分配已经成为阻碍老年人再婚的渐间原因。第四,子女反对是阻碍老年人再婚的直接原因。子女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老年人应该从一而终,不能理解老年人的生活选择,没有意识到老年人同样需要爱情,再加上一些子女担心老年人再婚会影响到日后财产的分配,以及继父继母老年生病乃至身故需要较大的物质和精神投入,极力反对父母再婚。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