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交流|社会工作的想象力

2017-09-19 09:52   社工实务评论微信公众号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今天又在2017级社会工作新生见面会上提到一些,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有标题党嫌疑,内容实际上与米尔斯所言的“想象力”相去甚远,只是模仿这个格式,让大家更关注这个问题。

微信图片_20170919095216

文章的内容是在岭南社工节高校专场上针对各高校社工学生的临时发言。今天又在2017级社会工作新生见面会上提到一些,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有标题党嫌疑,内容实际上与米尔斯所言的“想象力”相去甚远,只是模仿这个格式,让大家更关注这个问题。

一、我们对社会工作教育(学习)要有想象力

很多接触社会工作专业不久的同学会觉得,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上的认同不高,在高校的众多专业中处于“弱势地位”,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老师专业水平,学历层次,实务经验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这可能是事实,但从纵向来看,现在的社会工作教育水准远比十几年前刚起步的阶段好得多,我对此深有体会。即便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工作教育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对专业学习要有想象力。在大学里,学业成就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专业地位的强弱和专业教师能力的强弱,而更多取决我们“如何自处”与“如何自为”。几年前,我们举办第一届《南方社工》论坛,广州北斗星的总干事曾永辉在论坛上讲述了他们作为第一届社会工作学生积极“自救”的故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们也是那样走过来的,积极发挥“主体性”去探寻社会工作学习之路。社会工作专业学习要有想象力,意味着我们不能单单依靠“专业教师”传递知识,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提升专业能力,而是要“积极自我探索”,不唯书,不唯课堂,不唯校园。要发挥“学习社群”的功能,组建你们自己的读书小组或者兴趣小组。积极参与各类社会调研,公益项目策划,社会服务实践。积极旁听不同专业的课程,不断自我修炼,不断武装自己。记住,社会工作的学习不局限于教师,不局限于课堂,而在于“自为”,而在广阔的社会实践领域,而在丰富多彩的田野之中。

社会工作是一个神奇的专业,它拥有极为多元的知识基础,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兼具不同学科的优势。在我看来,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就好比修炼内功心法,良好的专业素养好比拥有深厚的内力。只要内力深厚,未来做什么工作都能得心应手,摘叶飞花。《天龙八部》中聚贤庄一战,乔帮主一套太祖长拳,打得群雄落花流水。《倚天屠龙记》开篇,少年张三丰就能够力挫昆仑三圣何足道。后来,张无忌被困光明顶圣地密道,只花了两个时辰就学完阳顶天一辈子也没练完的绝世神功乾坤大挪移。要说他们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内力深厚。窃以为,专业学习即是如此,只要在学习中奠定坚实的基础,修炼足够的能力,无论身处何种场域,总能大行其道。

二、对社会工作实践方法要具有想象力

提到社会工作专业,或者提到社会工作实践,很多人容易将社会工作局限在“三大方法”或是“四大方法”。提到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很多人只能联想到几大人群服务,例如,儿童青少年,老人,妇女,残障人士等。显然,这对社会工作实践方法和社会工作服务人群的想象过于狭隘和局限,社会工作教育者与实践者都需要检讨。从源头上看,社会工作手法与服务领域都是极为多元的,我们需要对社会工作手法和服务领域保持开放的态度。对社会工作实践方法保持想象力,意味着以社会工作的价值目标为归依,只要能够达到价值目标的要求,实践的手法可以多元选择。

回顾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吸纳其他专业的知识、理论与手法,不断吐故纳新,不断丰富专业的内涵和领域。例如,在建立专业地位之初对医学、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吸纳,在管理主义兴起之后对管理学知识和方法的吸纳等。个人觉得,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应当对新技术保持敏感,不断将新知识与技术融入到本专业方法和实践中来。例如,在大陆现有的社会服务实践中,文书记录与管理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工作,评估之时,服务记录文书“堆积成山”,这对社工、对评估者都是巨大的挑战。我们能否借鉴新兴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属于社会服务领域的文书记录管理系统呢?最近这些年,“大数据”的概念影响广泛,社会工作服务规划能否引入“大数据”的概念?例如,有没有可能对既有服务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而将服务项目规划的更为精细和合理?新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等新兴技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捷,我们在社会工作服务中如何借鉴利益呢?例如,建构服务对象的网络社群,通过社交网络扩展服务网络,这些能否进行实践探索?我的认知比较浅薄,对于这个时代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了解甚少,它们如何与社会工作方法结合,如何与社会工作实践融合,我并不清楚。但我希望能对此保持开放的心态,保持想象的空间。

对社会工作服务实践领域也应该保持想象力。传统的、固有的人群服务是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当然领域”,但它们还能不断细分、不断深入。此外,那些凡是与人的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关的领域也应保持社会工作的关注。公益慈善,精准扶贫,自然教育,社区经济……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最初阶段,我们可没有“界线分明”,只有共同推动的议题,而没有专业的界线。社会工作专业就是给予可能性,也许我们新一代的社会工作学生和社会工作实践者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

三、对社会工作的就业(从业)要具有想象力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都很关心将来就业的问题,可惜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让学生对未来就业领域缺乏想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只能去社会服务机构就业吗?我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去服务机构扎根于一线服务,推动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美好的希望是一回事,现实的考量又是一回事,我对此保持开放的态度,也希望学生能对未来保持想象力。能够留守社会工作专业本行、扎根一线服务固然是好事,能在社会工作服务相关的领域工作也不赖,能够将社会工作的知识与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也是可以的,退一万步,就算你做的工作与本专业毫无关系,但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在接人待物中,将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实践出来,也算是在为社会工作建构良好的专业形象。

很多人抱怨这个专业认同不高,抱怨这个行业里有乱象。例如,很多人说许多服务机构没有公信力,没有公益性,不能善待社工,服务不够专业等。那我们能不能行动起来,做一个社会创业者,创立属于自己的服务机构。用自己的专业良心和专业力量去对抗不良现象,净化行业空气,将“南郭先生”淘汰出局,建构良好的专业共同体。站在一旁批评,站在干岸上抱怨很容易,但要实践改变却很难。索尔·阿林斯基在《反叛手册》(Rules for Radicals)中讲过一段很有名的话,大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要世界变成你想象那样美好的样子,那你就得从现实状况开始努力”。对未来保持想象力,站出来,做一个社会创业者吧。

现阶段,政府部门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视是“口惠而实不至”,很多主管部门不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外行领导内行”,这都是事实。改变需要时间的累积,更需要专业力量的持续影响。我们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不断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士进行社会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让专业力量进入体制内发挥作用,慢慢影响政策的改变。也许这个提法有点天真,但还是要对未来保持想象力,台湾社会工作的发展便是例子。对未来保持想象力,走进去,做一个政策的影响者吧。

现如今,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遍地开花,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统计,截止2017年3月,全国共有339所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同时有105所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从数量上看,这显得一片繁荣,但作为圈内人我们很清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专业特色与专业水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全广东有超过1000家社会服务机构,每年投入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资金也不少,但人们仍然在抱怨社会工作服务不够专业。不必讳言,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者不够给力,对社会工作学子的专业训练不足够。第一代社会工作教育者多为“半路出家”,对专业的理解是“盲人摸象”。身处在专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新世代到来可能会带来新的改变(说的就是你们),建构不一样的专业形象。本科教育的特殊经历让我立志走上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道路,希望我的学生与我一样。你可能对专业不满意,对专业教育不满意,对社工服务不满意,但需要行动才能带来改变,加入进来才能创造可能。如今的社会工作教育期待更多接受完整专业训练的教育者。对未来保持想象力,成长起来,做一个社会工作教育者吧。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