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在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支持网络中的运用

陈藤 2017-08-15 14:11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本文立足于“社区趴趴走”小组的实践,通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的研究方法,笔者深入亲子小组工作中,借由不同主题的实务操作,,通过自己的调研、策划、实施、评估与反思的全工程参与,观察实务操作过程中的成员行为,记录工作者自己的流程与方法及组员在小组过程中的反应与获得。笔者试图通过工作、反思来发现小组具体执行过程中社会工作的引导带来的组员行为与结果,探索小组搭建社会支持网络来促进城市流动人口自我融入社区的途径。

小组工作在构建城市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支持网络中的运用

——以“社区趴趴走”亲子互助小组为例

陈藤

[摘要]本文立足于“社区趴趴走”小组的实践,通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的研究方法,笔者深入亲子小组工作中,借由不同主题的实务操作,,通过自己的调研、策划、实施、评估与反思的全工程参与,观察实务操作过程中的成员行为,记录工作者自己的流程与方法及组员在小组过程中的反应与获得。笔者试图通过工作、反思来发现小组具体执行过程中社会工作的引导带来的组员行为与结果,探索小组搭建社会支持网络来促进城市流动人口自我融入社区的途径。

[关键字]小组工作  城市流动人口家庭  社会支持网络

Application of group wor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support network of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Take the "community prone" parent-child assistance group as an example

Chente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bases on the practice of "community Papago" group, by using the method of Xian analysis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the author parent-child group work, through the practice, different themes, through their own research, project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of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of members' behavior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cording process and method of team members and workers themselves in the group in the process of reaction and.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the crew work, reflect the behavior and result of social work team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ecific guidance brought by the exploration team build a social support network to promote the city floating population into the community the way of self.

Key words  Group work,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family social support network

第一章 导论

1.1 引言

笔者作为民政部 李嘉诚基金会 大爱之行——“情暖新厦门人”城市融入与社会参与社工服务示范项目的执行社工,通过家庭入户探访对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的及时归纳与梳理后,于X社区开展亲子支持小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得到服务对象的一致认可。本文在小组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和总结,结合小组工作开展过程中探索出的经验,尝试对小组过程中运用的理念及策略在城市流动人口家庭融入社区的运用展开探讨和分析。

1.2 相关理论及研究概述

1.2.1 小组工作

多数学者对小组工作的认同是海伦.诺森的定义(何洁云等,2002):社会工作实践小组将小组既当作过程,也当作手段,他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变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强力透过成员间的分享、相互分担和相互支持而发挥出来,当然这还需要小组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和指导。①在笔者看来,小组工作是基于对服务对象问题与需求的把握,基于小组服务理念,通过有目标、有计划地活动设计,让组员相互互动甚至是影响,引发组员对问题的思考反思甚至是解决。

1.2.2 城市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作为一个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概念,城市流动人口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下,不仅仅是至人们生活空间或社会位置的移动,更是中国特殊的二元结构里,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人口,因为缺乏制度保障和社会支持而被看作是流动在城市与农民之间的“农民工”或本地居民户籍的“外来人口”。②而笔者在本文中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界定是指在乡城流动背景下的城市流动人口。在城镇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由个人流动发展为家庭流动,随之而来的是子女的照料、教育与业余休闲问题。

1.2.3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可以包括亲戚、朋友、互助小组及邻舍关顾团体等。丘海雄等研究者们认为,社会支持不仅涉及到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到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也涉及到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③社会支持网络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个人能够通过接触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物质援助、情感支持、信息更新、知识交流等。

1.2.4 社会融合理论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 ,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④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对社会支持网络概念以及相关概念进行分析,以在X社区开展的社区融入支持小组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从笔者自己开展的社区融入支持小组,针对小组工作在构建城市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运用展开尝试性的实务探究与探索,总结小组工作在城市流动人口家庭融入社区的适用性。通过了解小组工作在社区开展的经验,尝试对现阶段小组工作方法运用的优势及不足进行探讨。

1.3.2 研究方法

本文立足于“我们在一起”小组的实践,以城市流动人口家庭亲子为服务对象,借由不同主题的实务操作,探索小组搭建社会支持网络来促进城市流动人口自我融入社区的途径。笔者试图通过工作、反思来发现小组具体执行过程中社会工作的引导带来的组员行为与结果。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参与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小组工作中,应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中的小组工作方法,通过自己的调研、策划、实施、评估与反思的全工程参与,观察实务操作过程中的成员行为,记录工作者自己的流程与方法及组员在小组过程中的反应与获得。笔者通过亲子开展的社区融入支持小组,根据小组评估的三种方式:出席率、社工观察以及参加者意见反馈了解小组的开展情况。

第二章 小组工作过程探讨

2.1 研究背景

2.1.1 “情暖新厦门人”社会工作者项目概述

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的趋势由个人流动向家庭流动发展.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同时也是典型的工业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城市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88%。 民政部 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情暖新厦门人”城市融入与社会参与社工服务示范项目主要服务于海沧区新阳街道下辖四个社区,项目预期社会成效为将提高流动人口在城市社区的融合程度和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降低他们在社会支持网络方面的脆弱性,促进流动人口社会参与和自我服务。鼓励流动人口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扩大社会交往,增强社区归属感,建立社区邻里互助支持体系。改善服务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关爱流动人口的社区服务支持体系和社会工作服务平台,使服务对象能够享有“源自关怀社区的照顾”,促进城市流动人口自身能力提升,加强城市流动人口家庭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共建。

2.1.2 X社区城市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状况

通过“协力成长,社工同行”家庭入户探访个案服务活动,笔者发现X社区城市流动人口家庭亲子教育的困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孩子性格内向并且不愿意表达自己;对社区周边环境不熟悉,来往仅仅局限于居住房巷子;家长周末单休,孩子依赖电脑及游戏,无法经常陪伴孩子的成长。他们都提出一个期待,希望能够带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扩大社会交往。为鼓励X社区城市流动人口亲子家庭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搭建同伴交友的邻里互助平台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及困惑,笔者特别组织开展了“我们在一起”社区融入支持小组。

2.2 小组应用与展示分析

本部分主要是根据笔者在“情暖新厦门人”项目开展社区融入支持小组的经历,展示小组工作在构建城市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支持网络中的运用情况。笔者作为“我们在一起”社区融入支持小组的负责社工,在整个小组开展过程中,以自己的视角反思小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前期开展的“成长1+1,携手共前行”亲子互助成长工作坊,能够较好地呈现小组工作在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家庭相互支持以解决家庭亲子教育的作用。

社区融入支持小组开始于2015年11月1日起,在12月6日完美结束。接下来笔者以“我们在一起”社区融入支持小组为例,展示小组的整个过程。

2.2.1 小组的主题、理念及目标

小组主题:“我们在一起”社区融入支持小组。

小组的理念架构: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这些支持系统可以包括亲戚、朋友、互助小组及邻舍关顾团体等。

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干预策略,社会工作者认为,在小组中要协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解决城市流动人口亲职教育压力,不仅仅应致力于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提供一个平台,以家庭为单位,建立一个相互支持的社会网络来分享及学习彼此的亲子教育经验。城市流动人口亲子困惑的背后原因在于社区融入不足,没能很好的运用现有的社区空间与服务。小组期待以社区某一地理坐标居住地的城市流动人口家庭亲子参与,从融合角度通过6次小组活动带领组员认识社区周边公共空间,让组员互相认识并增进彼此的感情,在社会工作者退出服务后实现组员的互助及自我服务。

小组目标:(1)协助亲子家庭体验新的周末生活方式,缓解亲职压力;

(2)认识并熟悉X社区周边公共空间,提升对社区公共空间的利用率;

(3)增进X流动人口群体亲子感情,建立同伴群体及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支持网络。

2.2.2 小组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以X社区X小学附近居住的家庭为主,9-12岁的儿童及家长。

小组人数:5对亲子,共10人

小组性质:互助性,支持性小组

小组节数:6节

小组开展时间:自2015年11月1日起,每周日上午9:00—11:00

小组开展地点: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X社区周边、海沧市民公园等

小组招募方法:(1)家庭入户探访的基础上服务对象邀约为主;(2)已建档服务对象筛选并进行电话解说动员;(3)以往参加小组的积极服务对象(降低工作者开展小组的压力);(4)同工间的相互探讨,引荐个案深入开展困难并符合小组要求的人员。

组前筛选:(1)儿童M较为内向,家长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2)Y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周末家长没有办法经常陪同,担心Y的学习成长被同龄人影响,对亲子教育束手无策;(3)儿童N在刚来厦门生活时比较自卑,家长希望提升自信心;(4)儿童C性格内向,小时候在老家成长,在厦门对环境适应不良;(5)儿童K已参与过小组活动,活跃度高,家长参与度高。

困难预估:小组活动场地的不固定性会影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内向的组员未能投入小组,出现游离状态。

应对方法:每次活动提前确定参加人员,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能够新颖并能通过活动给组员带来思考,对内向组员可以通过设置互动游戏来提升他们参加的积极性,尽量引导家长及活泼的组员来带动参与。

2.2.3 小组聚会过程及分析

第一次小组聚会:有你同行

活动日期:2015年11月1日

小组活动的目标:社会工作者与组员、组员与组员相互认识,拟定小组规范,初步形成小组。

小组内容:(1)社会工作者做自我介绍及介绍小组活动目的及本次活动的内容;(2)通过热身游戏“抓抓手”营造良好的小组氛围;(3)组员自我介绍,通过反向传球游戏增进彼此的认识;(4)进一步确定小组组员的需求,提升组员参与的动机;(5)引导组员共同订立小组契约。

小组过程:在第一次小组聚会中,社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让社会工作者与组员、组员与组员之间相互认识。第一节活动的开展对于组员是否愿意参与后续的活动至关重要。因此,第一节活动内容的设计既要能够吸引组员,又必须能够涵盖小组主题,保证小组目标的有效达成。

社会工作者在自我介绍时应该通俗易懂,尽量少用专业术语。5个家庭,只有1个家庭社会工作者是熟悉的,其余之前都只是通过电话沟通,因而让组员认识社工,能够降低组员在小组内的陌生感。小组成员都是初次见面,社工带大家玩“抓抓手”游戏,在做游戏之前虽然社会工作者对游戏规则进行了讲解,但是组员仍然没有进入状态。社会工作者根据现场观察,通过调整语速的快慢来增进游戏的趣味性,逐渐有的组员爆发出笑声,在玩第三轮游戏后,组员纷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在自我介绍和反向传球的环节笔者观察到:

每轮到组员做自我介绍时,社工的目光会转移到他身上,给予关注。N刚开始有点害羞,但是在社工的鼓励下,马上就介绍了自己的名字。M一开始也不愿意开口,社工鼓励仍然没有作用,当场的组员都很有默契地鼓掌,M在妈妈的鼓励下,很小声地说了自己的名字。C是所有孩子最为内向的,社工尽量鼓励他,组员的掌声,爸爸的支持都没有让他开口说话,最终,社工只好让爸爸代其进行自我介绍。于是,社工便在反向传球中故意让球落在C身上,接受游戏自我介绍的轰炸,C虽然玩得很开心,仍然只是抿着嘴巴,并不参与小组的互动。

社会工作者组织组员共同探讨小组契约,组员共同围在一起,社会工作者鼓励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出让组员进行自我推荐,担任契约记录人,来形成组员参加小组共同遵守的制度,如积极完成小组家庭作业,不迟到,互帮互助等写在纸上。最后,组员逐一在小组契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同时,社工还给儿童布置了小组家庭作业,写下参与此次活动的感受。

第二次小组聚会:同在闽乡

活动时间:2015年11月8日

小组活动目标:(1)增进组员与组员间的彼此熟悉;(2)了解闽南本土文化。

小组内容:(1)参观菊花展与海沧图书馆;(2)“抓抓手”游戏互动,引领组员进入小组状态;(3)组员家庭间的进一步认识,让组员从称呼开始,为组员间建立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4)与组员共同回顾上节小组作业,邀请组员进行分享。

小组过程:在组员自由参观菊花展与海沧图书馆后,社会工作者将组员聚集在一起,为了缓解组员由于天气热,人群密集带来的焦躁感,社工首先带领组员玩“抓抓手”游戏,协助组员逐渐在小组中进入状态,儿童对于自己熟悉的家长较为依赖,社会工作者通过打乱组员间的位置,肢体互动来降低组员间的陌生感。社工简要介绍菊花展“三羊开泰”“闽南送王船”“美丽厦门”“白鹭朝阳”中呈现的闽南、生肖、生态文化等。当社工感到组员间互动在名字上不同年龄人难以相互称呼的尴尬,建议在小组内男士以“叔叔”,女士则以“阿姨”称呼,在称呼上拉近组员间的距离,并与组员共同回顾了上节小组活动内容,以提问和小组家庭作业感受分享的方式了解组员在上次小组中的收获、感受。同时,由于N家庭迟到,延迟小组活动的开展,根据小组契约,社会工作者邀请N表演一个节目,以下是本部分内容的记录:

N刚刚听到迟到惩罚时,组员正围着一个圈坐着,并没有马上反应。在妈妈的鼓励下,N站了起来,对于表演的节目还没有想法。社工进行鼓励,并给予建议。组员当时很有默契,大家都给予N掌声。于是,N马上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声音小如蚊子,因而遭到了K的抗议。笑话结束,组员再次掌声鼓励,令大家意外的是N竟然主要要求再唱一首儿歌。社会工作者邀请K作为小组家庭作业优秀者为大家分享上次活动的感受,并赠予笔记本作为奖励。

惩罚与奖励在本次小组活动中不仅仅是执行契约而已,并且能够把互动环节与回应组员的需求相结合,如为儿童提供自我表现的平台,创造轻松的氛围,鼓励儿童的自我表达,这不仅仅回应了组员的需求,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小组动力成长。

第三次小组聚会:与你携同

活动时间:2015年11月15日

小组活动目标:(1)协助组员充分利用居住地周围公共空间,小组结束后,组员间持续互动关系的建立打下基础;(2)以羽毛球体育运动提升组员参与的积极性;(3)通过游戏来增进亲子之间的互动。

小组内容:(1)羽毛球对打,互相切磋;(2)“小蝌蚪找妈妈”游戏,让儿童通过摸家长的手来认领自己的家长。(3)“两人三足”亲子赛,引入竞争机制,增进亲子关系;(4)上节小组优秀家庭作业分享。

小组过程:小组活动选在组员居住地附近,由于组员到达时间不一,社会工作者将羽毛球比赛为自由活动环节。在此期间,社会工作者没有加入,而是与其他组员进行交谈,进一步了解组员的切实需求以及对近期小组活动开展的建议。社工以教组员学“爱的鼓励”拍掌来进入小组状态,进一步营造了活跃的小组氛围。通过“小蝌蚪找妈妈”孩子蒙眼睛认领自的父母的肢体触摸增加亲子互动,以“两人三足”比赛来考验亲子协调合作的默契,通过各个环节游戏的设定让亲子体会不一样的周末时光,收获快乐。针对内向组员的孩子,以小组家庭作业分享来进一步引导组员的自我表达。M比较内向,因此在小组活动开始前,社工先与她进行了沟通,以避免小组活动出现的冷场,以下则是摘录了本部分的记录:

社工在与M沟通前,首先表扬了M,告诉她这是所有家庭作业最棒的,因此希望她今天能够与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感受。“M,你很棒,我想邀请你来给大家分享你的想法,好吗?”社工一直不断地重复,在这过程中,M一直不吭声,到最后的时候才点点头,很小声地说了“可以”。在M的分享环节,虽然社工之前与M努力沟通了,但是M仍然很久没有开口,组员的掌声鼓励,M仍然踌躇在原地,因而社会工作者立马邀请M妈妈一起参与,两人通过朗读小组家庭作业的形式来进行分享。此时,社会工作者也没有放弃言语的鼓励,在组员面前赞扬通过小组家庭作业可以看出M作业功底好,也提出了希望M下次能够更勇敢表现自己的期待。M妈妈也表示女儿性格比较内向,希望社工多给她机会,希望大家多给他努力。

此次小组内容重点探讨了游戏互动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如在小组活动开始前,从Y家长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由于工作忙,Y周末除了在家看电视、玩游戏,就是和朋友出去玩,他对Y的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很苦恼。但是,社会工作者注意到,当玩“两人三足”比赛的时候,这对父子很有默契地往前冲,这时候他们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对于K母子来说,游戏没能让他们更亲近,相反的产生了矛盾。由于红领巾在跑动中会疼痛,掉眼泪,在比赛中,妈妈说男孩子,慢点就可以,可是口气比较急,没有顾虑到K的感受,让K有挫败感。因此,社工与组员立马协商更改游戏规则,以单脚合力跳进行第二轮比赛。以游戏互动引发的思考,社工与组员共同总结,亲子沟通中彼此表达与双方反馈的重要性。

第四次小组聚会:同舟共济

活动时间:2015年11月22日

小组活动目标:(1)增进组员群体彼此感情;(2)降低亲子彼此之间的依赖,促进同伴交友;(3)强化小组的凝聚力,使得小组形成次小团体。

小组内容:(1)游戏互动“丢手绢”营造良好的小组气氛;(2)(2)组员分组制作比赛要用的“无敌风火轮”,以家长和儿童进行分组;(3)让组员按照成人、儿童分组,进行无敌风火轮比赛。

小组过程:通过“丢手绢”你追我跑的游戏不仅仅很好地活跃了小组气氛,而且也成功把沉默型、游离型组员C拉入小组中来积极参与小组的互动。为了弱化亲子间的联结,将组员按照成人、儿童进行分组,用废报纸制作无敌风火轮并进行比赛,加强同伴群体之间的互动。在“无敌风火轮”比赛的多次中断中,儿童团体之间出现了冲突和分歧,在社工抛出的“共同协商”原则下基本上完成了意见的统一,以下则是摘自了游戏互动的观察记录:

由于儿童组风火轮制作的报纸一直破损,致使比赛中断,成人组家长建议和孩子互换自己制作的风火轮,得到了N的响应,但是今天新加入的组员权权却表示不想换,因为是自己亲手动手做的。社会工作者引导儿童组员进行商量,以少数服从多数。此时,N拉住M,希望能够获得M的支持。从寻找同盟者的开始,为同伴之间的交友培养了感情。

N经过四次小组活动,逐渐活泼开朗起来。社工发现其可以作为M的重要影响伙伴。M与C属于不太愿意表达的沉默型组员,对于回答问题始终秉承着不愿意开口的态度,这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开展小组活动有挫败感和失落感。小组结束后,社工试图与C进一步沟通,但是仍然没有得到回应。“今天的丢手绢游戏好玩吗”?C虽然还是没有回答,但是点点头。此外,W作为第四次活动来参与进来的组员,也属于不愿意开口说话,每次小组的游戏环节都会自己跑开。家长表示因为自己居住在厂房,孩子没有玩伴,因而在人多的地方会有逃离的行为。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