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小组聚会:志同道合
活动时间:2015年去11月29日
小组活动目标:(1)初步建立同伴自助互助支持网络;(2)社工退出小组领导者角色,引导组员自主参与活动。
小组内容:(1)参观石室禅院;(2)组员互相沟通与交流;(3)亲子共同登高,丰富周末生活。
小组过程:石室禅院组织爬山活动,社工退出小组活动的主导者角色,与同工、组员进行协商,组员实现自我组织活动的开展。成人在爬山中互相聊天分享经验,儿童在玩耍中实现了同伴交友,内向孩子在性格活泼孩子的带动下会更放开自己来投入小组活动,初步实现了成人团体、儿童团体群体系统的相互支持。本次小组活动以登山为主,由于耗时长,因而没有办法融入游戏,但是社会工作者发现通过前四次活动的开展,使得组员们逐渐建立起了朋友般的情谊,以下摘自组员从山上下来休息的互动。
组员共同分享社工带来的水果及N妈妈带来的饼干。M与N坐在一起,听着N讲话,不时地开心一笑。M妈妈与N妈妈边走边聊。Y热心地为每一位组员派发零食。在社会工作者为C妈妈解释外来务工子女入学超生需要注意事项。Y爸爸也主动加入,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经过交谈,他们才发现原来两家人不仅仅是老乡,并且现在住的地方也很近。因此,小组活动结束后,C一家跟着Y爸爸的车一起回去。
组员之间以亲子互动自发地走向同伴互动,家长与家长间、儿童与儿童间建立了友谊。社会工作者也在逐渐退出小组领导者角色,以观察者角色来分析组员的表现,可以发现在小组进入后期,组员之间彼此相互熟悉。
第六次小组聚会:快乐同享
活动时间:2015年12月6日
小组活动目标:(1)总结与巩固小组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2)评估小组活动的效果;(3)与组员处理好离别情绪;(4)建立小组解散后的联系渠道,维持组员彼此的联系。
小组内容:(1)“抢凳子”营造快乐的小组气氛;(2)播放社工DIY视频回顾小组的点点滴滴;(3)组员参与活动以来的感受分享;(4)建立小组解散后的微信群。
小组过程:推荐组员轮流担当小组引导者组织“抢凳子”游戏的开展,不仅仅可以活跃气氛,更重要的是尝试让组员扮演活动主持者角色。在欢声笑语中采取观看小组活动DIY花絮视频,一起与组员共同回顾五次活动以来的点点滴滴。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欢乐的音乐与开心的画面,组员看得很投入。社工告知小组即将结束,与组员处理好离别情绪,引导组员建立微信群,在小组结束后可以自我组织活动。建议组员在小组活动结束后可以充分地利用居住地周边公共空间进行相聚,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多参与孩子的生活。邀请组员以纸条形式来写下自己对小组活动的感受。
K妈妈表示,由于给孩子过生日而缺席了第五次小组活动,但是有一天K走在路上,N看见后主动给K打招呼,祝他生日快乐,并邀请K到自己家里玩。通过小组活动使得原本不认识的人结缘相识。当天活动结束,组员各自结伴回去。社工在微信朋友圈上看见了M妈妈将与N妈妈活动当天在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家”雕像下的合照作为微信头像。
组员通过小组连续性活动的参与,使得原本居住在社区同一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相互认识,并走向熟悉,这是小组活动延伸至组员日常生活的成果。
2.3 “我们在一起”社区融入支持小组系列社会支持网络评估分析
在“成长1+1,携手共前行”亲子互助成长工作坊中,笔者累积了开展亲子小组的经验。小组活动以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为主,较少涉及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因而在此次小组中,笔者会更加注重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的互动,也会通过游戏、相互介绍等环节来增加组员间的熟悉度,只有通过促进家庭内成员的支持与家庭间的支持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流动人口家庭的邻里互助,自助成长。
2.3.1 小组活动的评估效果
从表一可以看出,小组组员的出席率较高,M与N家庭全程参与小组活动。Y家庭由于小组时间与爸爸的公司年会冲突而缺席一次小组活动;K家庭则是赶上生日家里聚会;C家庭第一次小组活动爸爸带其参加,但是由于爸爸周末需要工作,没有休息时间,因而从第二次小组来说,由妈妈每次带着襁褓中的弟弟陪同参加小组,第六次活动缺席;W家庭则是在第四次小组活动才参与进来,全程参与。表一 小组组员出席情况
表二 小组组员参与活动感受
以上小组组员参与活动的感受来自第六节小组即将结束,组员观看完小组活动视频的分享。同时社工在每次小组活动结束还通过小组意见反馈表与布置小组家庭作业来进行小组的过程评估。M家庭家长分别对前五节的活动这样评价:1.社工服务很不错,很有耐心,谢谢!2.社工同志提前提醒家长参加活动,很不错!3.让孩子自己动手,一起活动,不错。4.让孩子在爬山互相交流,不错!5.活动已经结束了,很怀念大家在一起的日子,谢谢社工给大家提供的平台。 同时在M家长的小组家庭作业中,她这样分享到,“通过活动我们了解了一些平时不知道的地方,也认识了一些原本不认识的人。慢慢了解,最后成为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跟别人沟通,会让我们变得更快乐!”
2.3.2 小组工作的困难
(1)组员的差异性。小组组员有的过于活跃,有的过于沉默,对社工在小组中的引导产生较大的挑战。C近一年刚刚从留守儿童转变为流动儿童,对家庭、学校等环境不适应,对陌生人表现出沉默寡言,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常常不愿意与组员互动,但是在游戏环节表现出参与的积极性。M是比较内向的孩子,缺乏自我表现的勇气,在引导过程中需要不断鼓励。W中途参与,主要是居住工厂区缺乏玩伴,活动过程中常常会突然跑开。
(2)小组的活动空间。笔者在设计小组服务的时候,以社会融合理念为基础,为了提升组员参与的动力,促进城市流动人口家庭融入社区,增加他们对社区公共空间的认识,特别以五个主题选择不一样的活动场地来开展服务。在这过程中虽然笔者会在活动前天晚上提前电话沟通小组集合时间与地点,但是仍然面临组员抵达时间不一致导致小组开展时间延误的两难,因而,社工需要不断临场调整服务计划,以保证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来达到小组服务的目标。
2.3.3 小组工作的反思
(1)小组的延续性。小组服务过程中,由于社工的能力不足,自身缺乏开展活动的自信,如何去巩固小组组员,激发组员参与活动的动力就需要社工在小组服务之外聚焦于组员的具体问题,每次活动前积极电话联系组员,确认参与人员,以保持组员参与的出席率,了解每次活动的参与组员并适当调整服务内容。
(2)小组结束后成员自我服务的思考。笔者在组员招募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选取X社区X小学附近的家庭,并且在小组过程中除了带领大家认识新厦门人综合体,还特意设计在周边的空地开展小组活动,以便于小组结束后成员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支持。
第三章 研究的结论与分析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城市流动人口家庭融入社区的干预重点融合了问题解决、需求满足以及环境改变等维度的思考。在问题的解决上主要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协助城市流动人口家庭认识亲子教育的困惑,带来新的亲子周末时光陪伴体验,促发其更多的思考与认识。在需求满足上,通过社工服务满足服务群体的城市适应性服务,通过社工服务带领组员认识社区公共空间及信息平台,如认识服务于外来人口的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带领组员参观菊花展了解闽南本土文化,协助组员使用海沧图书馆电子图书阅览器等。在环境上改变,利用居住地周边环境组织团体活动、羽毛球比赛、爬山等,提供同伴交友的平台,增进亲子间的亲密关系,增进同龄人群体的互动(父母之间,儿童之间),从而重构以居住地附近某一地理坐标周围的城市流动人口互助自我服务社会支持网络,立足于社工小组服务的正式支持网络来延生非正式支持网络来补充学校及家庭社会系统的不足,体现邻里互助及互助自助。
3.1 服务成效
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存在内卷化和封闭性,即交往对象仍然是以血缘和地缘为主体的初级社会群体。齐心研究证明进城打工的农民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初级关系构成了社会网络中的心理社区和强纽带关系(齐心2008)。通过小组服务逐渐尝试将来自不同地域的家庭聚集在一起,让其相互认识,成为了朋友,扩大了其社会交往,转变了生活观念,同时提升了城市流动人口社区融入的意愿,协同组员认识公共空间,了解社区现有的公益服务,是以心理融合和文化融合为策略的有效尝试。
通过此次小组的实践,笔者获得了成长,也由于得到服务对象的肯定,看见了自身作为一名一线社工的价值所在。笔者在这过程中积极投入,通过自身全力以赴的决心与认真的干劲克服能力不足带来的种种困难。
林南认为社会支持网络是意识到的和实际的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提供的工具性或表达性的资源,社会支持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换过程,社会支持就是社会资源的互动过程。通过倾听、同理心、聚焦等技巧的运用,社会工作者有效与组员建立了信任关心,同时在小组的不同阶段能够明确把握社工角色的运用,将社会支持网络不仅仅看成一种技术,更是作为一种手段来促成组员形成联接情感,成为彼此之间的“资源”,通过相互经验的分享及自我学习来促发自身对目前亲子困惑的思考并付诸行动及努力,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及能力。
3.2 经验总结
3.2.1 流动人口家庭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需求
小组得以开展的前提在于项目注重鼓励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进入服务对象的生活环境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社工在走访过程中通过入户有意识地去分析服务对象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需求。基于前期问卷调查与建档服务,笔者了解到N孩子由于皮肤黝黑及刚来到厦门,有自卑感。社工进行入户走访,N父母表示那是孩子刚来厦门的状况,目前孩子已经可以融入班级生活,也越来越开朗。社工通过交谈发现其家庭活动范围仅仅限于居住地的小巷子及学校附近的空地,偶尔会与老乡联系。同时M妈妈表示希望孩子能够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C是原本在老家长大的留守儿童,随父母来厦门这一年出现适应不良,性格内向,父母较忙,想带孩子参加活动,但是对路线不熟悉。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制度及资源的不足而导致的社区融入困难。
3.2.2 小组工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可行性思考
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服务需要考虑服务对象参与的意愿及小组服务结束后服务对象的自我服务及互助参与的延续性。因而笔者在小组招募组员的过程中,组员的限定条件为X社区X小学居住附近的城市流动人口家庭。同时在小组活动的定位上,限定为亲子参与。城市流动人口家庭最为关注的需求是生计发展,但是最为核心的却是孩子的教育及成长,因而亲子参与的形式更能够促进活动的开展,发展稳定的组员。同时、社工在组员招募的过程中,以电话的形式与组员反复沟通,告知小组活动的目标及组员在小组中可以得到的收获,与组员共同明确小组活动的定位。
3.2.3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伴群体自助互助发展
在第一节小组活动中,笔者以简单的“亲子共同去过的周边”为主题,选取居住地周围的五个地方来了解组员是否认识或者带孩子去过。通过这个环节,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已经带孩子去过石室禅院、海沧图书馆、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只有部分组员没有去过,也不了解新厦门人综合体、海沧图书馆。同时,社工通过与组员的深入访谈了解到,个别家庭会偶尔带孩子出去游玩,但是也提出了以同伴交友群体游玩的期待,有同龄人的孩子玩在一起,他们也可以有空闲走走,散散心,缓解工作与家庭生活带来的压力。社工聚集于同伴群体的自我服务与互助发展,逐渐地设计游戏互动来增进彼此的相识度,培养团队的归属感,让组员彼此之间的感情升温。
3.2.4 选择以亲子家庭周末生活体验为切入点
提升城市流动人口家庭亲子互动参与的意识。小组通过循序渐进的六节活动,能够给其带来亲子教育的思考。要解决流动儿童内向,不敢表现自己的困难需要更多的亲子陪伴时间,有技巧的鼓励及同伴交友的互相影响。以游戏互动,亲子竞赛的形式结合兴趣培养、特长参与的亲子周末时光体验,让很多的家长得到了启发。小组活动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引导羞涩的流动儿童来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多次鼓励,提升其参与的自信心。以趣味的游戏互动让家长感受儿童的快乐,并能够进行家庭教育的自我反思。
3.2.5 流动人口家庭本土文化视角的社区融入
在服务过程中了解家庭社区融入不足的困难。居住地社区虽然有针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服务,但是由于距离因素考虑,没有参与。因而,以居住地周围为小组服务场所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社工小组过程中不仅仅是引导组员认识居住地公共空间,了解目前现有的公共服务资讯,也会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引导服务对象利用周围公共空间来开展活动,小组活动能够有效结合闽南特色,认识本土文化。
3.3问题反思
3.3.1 社工面对沉默型组员的应对能力不足
小组服务虽然能够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但是无法协助组员解决困惑及问题。组员C在六节小组活动中不愿意开口分享,社工运用了鼓励、引导的技巧也没有效果。相反地,社工在同工组织的同伴小组中发现C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活跃,因而可以看到小组服务虽然可以协助解决部分问题,但是在组员中看见的困难仍然可以转化为新的问题,提供新的服务方案。在这次小组活动中,社工也看到了流动儿童服务的必要性及意义,特别是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身份转变的城市融入的必要性。
3.3.2 小组组员多次迟到影响小组活动开展
社工虽然通过小组契约制定小组规范迟到的惩罚,但是活动中遇到组员迟到的现象,导致小组活动的开展时间延迟,使得小组服务计划要随机调整,这样也引发其他组员等待的不满。
参考文献:
【1】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高万红,田力春,钱宁等著.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工作探索,中国人口出版社,2008(10),P1
【3】丘海雄: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社会学研究,1998(4)
【4】黄匡时,嘎日达.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 新视野. 2010(06)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