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业的累
行业的各类“人才评比”,让社工倍感压力。这是近两年兴起的事,不知不觉全国各地争相办起了“某某市十佳社会工作人才” 评选、“ 某某市第某届社会工作杰出人才”评选、“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选拨等活动。原本为了激励社工努力工作不断前进的奖励变成了机构领导、高校老师的专属荣誉。君不见这样的评比几无一线社工的身影,更令人不解的,社工不是人才,何谈社工人才。放眼内地,还未有一个地方将社工纳入《各地人才需求目录》,深圳市率先将社工作为人才引进,可以入户深圳,并在2013年9月将社工纳入“人才安居工程”首次享受人才政策的福利。然而,更多的社工没那么幸运,无人才其名也无人才其实,却顶着人才的压力,家人的质疑,干着非人才的事。我们社工不是有个倡导和政策影响人的角色吗?与其花大精力进行“社工人才”评比,不如多点行动让社工集体进入“人才时代”,到那时,我们再来进行“某某社工人才”评比,也许能获得更多社工的选票。
三、宣传的累
这些年,社工的宣传也给同工添了不少“堵”。什么“社工不该拿高工资”、“社工工资高不见得是好事”、“做社工要有爱心要专业”。甚至被宣传为无私奉献、“活雷锋”,不食人间烟火。现阶段宣传社会工作非常必要,让更多的人认识社工,了解社工事业,树立社工的正面形象。可是让社工戴上了这些光环、戴上个无私奉献的“贵冠”,只会让社工这个行业过于沉重,也不符合现实。毕竟社工也是个人,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只是我们从事的职业和分工不同罢了,我们同样要吃饭睡觉、结婚生子,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拿掉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和“负债”,辅之以职业操守如社会工作职业守则、从业规范等引导和规范社工行业,形成社工自己的优秀文化。我们社工不是强调“人在情境中”吗?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例如工作团队的气氛和文化足以让一个优秀的团队散伙。那么,明智的同行们,请不要给自己的事业“施压”了。
四、评估的累
相信评估给社工带来的累,稍有经验的同工都感觉得到。关于社工服务评估的讨论、反思甚至批评的观点和文章很多,这里并不是质疑评估的意义,也不是批评评估的不合理,只是希望评估可以减少对社工正常工作的影响,让社工将更多时间花在实务服务上。
(一)评估时间
纵观珠三角社工服务的评估,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评估机构,以深圳为代表;另一类则为评估项目,以广州的家综评估为代表。二者结合衍生出了个别地方既评估机构又评估项目的评估方法。评估周期有的一年一评,有的半年一评,很少以项目周期为评估周期的。现阶段通过评估促进社工服务提高无可厚非,但因为评估给社工服务带来太多的麻烦和压力实不可取。以广州为例,一年两次的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对社工机构是沉重的负担,年轻的社工则疲于应付评估,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评估资料的准备和文书写作上。比如,某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一次中期评估的自评报告竟厚达九十多页,六万多字。另外,在某家综的评估现场,用来给评委查看的文件盒多达五十多个。试想,社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在写作评估材料上。
(二)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这个东西并不单单指数量,更让社工纠结的是其内容。比方,某同事的家综就有这样的指标,咨询类个案200次,其中电话访问50次,咨询80次,家访70次。并不是说这样的指标不好,但电话访问50次、家访70次,让社工纠结得不能再纠结。明明是咨询类个案200次,完成了不就好了嘛,再说了具体用电话访问、家访还是咨询还得看服务对象希望获得什么服务,或者说视服务对象的需要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社工为了完成指标,实现各指标的均衡“发展”,硬是将“家访做成了咨询”,将“咨询做成了电话访问”。还有一条标准,那就是评估时要求结案的个案。这条标准一出来不知道多少案主被不同的社工以不同的方式所结案,有实务经验的社工当然知道此时社工心里的滋味,那是自责与无奈的抗争。个案能不能结案需要一定的条件,比方案主的需要已经满足或问题已经解决,亦或案主搬迁至另一城市,超出服务范围等,岂是因为评估就能结案?
(三)评估团队
评估机构为第三方机构,评估团队虽然日臻完善,但也难免让社工“想入非非”,内心不能平静。我亲身经历过一次这样的评估,评估团队共六人,两个协调员,两个资料核查员,两个访谈。当听到介绍评估“专家”时,我惊呆了:三个毕业三年左右;一个广告传媒的资深专家;一个高校教师;另一评估专家曾从事社工实务6年。一些非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人士被安排来评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其评估效果究竟如何,让被评估的社工是何滋味。
以上道出了社工的各种累,但毫不夸张,相信同行们都体会得到。也许非同行的你会说谁不累呢,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辛酸和不易。但社工最大的不同就是价值理念与现实情境的冲突,这严重侵蚀着社工信念的种子和职业能量。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那些年我们做社工很惬意很满足”,请让社工轻松些,少些纠结与无奈。
本文为作者投稿。文章内容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网站无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