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18位社工赴台湾访问学习后思考(2)

2015-10-28 09:2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继今年9月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派出8名部门及项目主任到台湾地区参加“广东省社工机构总干事能力提升训练班(台湾)”后,近期“北斗星”再次派出了10名管理人员前往台湾学习。为期七天的学习旅程会给同工带来怎样的思考呢?

3、其他社会服务领域的情况

(1)社区营造

921震灾后,谁都没想到桃米社区这受灾极为严重的村落,竟能转型为靠生态资源为生,靠的就是“社区营造”的好法子。

这次为我们作简报的钟云暖理事长,她给人热情亲切且有生命力的感觉,如她的名字带来温暖的气息。钟理事长介绍到“生态环境绿色素,生产过程无毒素,桃米社区零碳素”的发展理念,正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渴求。这样一片世外桃源,绝不仅依赖是个人或权威的力量,而是来自每位村民对生态保育的实际行动,盘活在地资源,营造而来。

同时,桃米链接外部力量的师资等资源支持,将村民培训成当地的导赏员,及发展一系列生态旅游产业链,让其能自给自足。这举措有助于重塑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间的友好关系,也解决了往时只剩老弱病残留在社区里的尴尬局面,避免了由此衍生的许多问题。

(2)社会企业

今次就有机会来到伊甸基金会,了解他们的烘培咖啡屋之运作模式。它是台湾早期取得许可证的庇护工场,就业者是年满15岁经职业辅导评量通过,有工作意愿但工作能力不足的身心障碍者。负责人作整体介绍后,问了我们一句,“你们会买吗?”——这带出了很重要的理念,东西要先让自己有意愿买,才能说服别人。而且伊甸产品的价格始终与市场持平,绝不靠打悲情牌来推销自己。这使得伊甸每年的销售额都在稳步上升,且有不少是“回头客”和自己的员工。这是非常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公益不同于一次性的慈善,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可持续的参与,不论是对工作员自身、服务对象,还是社会大众而言。

伊甸的万芳启能中心,它希望身心障碍朋友籍由不断接触艺术的机会,激发无限潜能。走进工作室,我们看到画着克服着旁人难以想象的障碍,描绘着内心看得见的美丽。我们眼前欣赏的不仅是画作,更是残康人士和社工、志工一起创作出的精彩生命。伊甸也尝试发挥这些艺术品的最大效益,将其制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品、生活用品等,推广营销,让更多的人在现实中接触到它们、受它们所感动。诚如一位负责人所言,社会企业最终效益的测量,应该是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各方面成效的评鉴,加起来才是总的效益。

4、台湾非营利组织领导力发展协会

郑杰榆老师和邱英哲老师首先分别介绍了领导力协会的背景和发展现状,之后便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热烈交流。其中,“教练式的训练”这一主题分享,让在场的机构管理人员都受用不少。面对新同事或资深同事,随着需专业介入程度和负起责任程度的不同,应因材施教才能起到最佳的引导效果;接着,我们从原因、社会服务背景和社会信任度等角度,探讨了NPO收入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区别、影响。 现场还邀请到台北基督教女青年会的负责人作分享简报。首先对YWCM的57年来服务历史和经历的社会变迁进行简介,一步一足迹印证着团队每份的汗水与坚持,每份的不容易。回想起我们北斗星的愿景,是成为社工机构的百年老店。这一刻有了很深的感悟,这不仅是时间和机构寿命的问题,更关键是我们是否能与时俱进,做此时此地社会所需要的服务,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相信我们每一位成员曾经付出的努力,会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后代,我们的社会。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