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讨论是当下时兴的学科话题。社会工作是拥有一整套价值体系和理念的学科与实务工作,一个社会工作者也被描述为“价值注满的个人”(高登斯坦),而这一套价值理念必须切合于社会工作开展服务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西方土生土长而嵌入中国社会的实务工作,其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及所持伦理等工作相关因素都必然要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转变和发展。伦理是中国学者自古以来的学术兴味所在,故而自新世纪以来也已有不少学者都对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做了充足的探讨,可这些探讨中有多少观点真正为社会工作伦理起到了本土化建构作用,又有多少“本土化”了的伦理探讨指导了实践,是需要和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如果这些讨论不能指导实践,尤其对于社会工作这一强实务性学科而言,其自身意义就更岌岌可危。
一、社会工作伦理的学术热门与职业冷门矛盾
社会工作伦理是指导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其本土化发展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密不可分。社会工作自80年代末重新嵌入中国社会发展至今,如同在其他绝大部分国家一样,分化出了两种角色存在:其一是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系下属的二级学科,其二是作为一种专业的实务工作存在。按理说,二者的发展应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发展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但就目前而言,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远超越了其作为一种实务工作的发展,一直存在的脱节现象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演越烈。其中诸多原因,最主要的仍是高等教育领域扩招与现实社会工作环境的不符。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是作为整个高等教育扩张的组成部分而迅速发展[i],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设专业教育的4所高校到目前为止超过200所高校;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能提供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却是紧缺的。专业的社工机构只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直辖市或东南沿岸较发达城市发展成熟,而其他非专业的与社会工作专业强相关的岗位中,政府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秉持“精兵简政”方针,民营化、私营化、市场化的大潮流使得政府无意再添一副碗筷[ii],市场机制中各企业自身建设也并未完善,能供给社会工作者的岗位也很有限,而广大社区基层工作无论从薪金待遇还是工作性质都难以令广大高校毕业生满意。加上目前一般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度有限,社会工作专业声望资本匮乏,就产生了对高校师生而言的社会供给与自身需求的巨大差异,和对社会而言的高校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巨大差异。
然而这并不妨碍社会工作专业在学术界的发展,毕竟高校囤积着大量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资源,且现实社会也依然在为社会工作专业提供研究对象。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以“社会工作”为主题的论文从1988年的20篇发展到2001年的150多篇,2006年突破1000篇,此后每年论文数目都在2000篇以上,2013年、2014年均突破4000篇;同时,社会工作伦理的讨论也应潮流兴起,检索以“社会工作伦理”与“社会工作价值”为主题的论文,都分别从2001年(该年王思斌发表具有“本土化”标志意义的《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10篇左右发展至2009年突破百篇,2013年、2014年均超过300篇。社会工作及其专业伦理的本土化毫无疑问正成为学术热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