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城:社工在调解工作中的方法和技巧运用(2)

2014-07-07 16:17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我在10多年前放弃了个人事业,投身到社区公益事业中,2003年被选举为乐成街道民丰社区主任,从此开始了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生涯。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服务的理念,尽心尽力做好社区的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社区之外的其他社会公益工作,个人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也收获了行善助人的快乐。

说到具体案例,我觉得解决纠纷最重要的事是尊重人,首先要尊重纠纷双方当事人,用社会工作者的话来说,就平等和接纳。特别是在和当事人沟通时要有充分的耐心,不管当事人态度如何、多么无理粗暴,你都要尊重他,还要表示理解他,稳定他的情绪,听他把话讲完。把他们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去对待,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来看待,这样才能与当事人形成有效交流,摸准他们的脾气心理,才能知道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过程、不同环节中该说什么样的话能打动他,能使他听得进去、听进去了能够接受。用自己的真心、诚心、耐心,从情、理、法的角度与当事人交流,说明道理,使他明白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帮他、都在为他着想,从而产生对你的信任,然后在谈话时有意无意中给他一点压力,使当事双方改变原来的想法,自动降低条件,这样就会慢慢地拉近双方的距离,最终达成一致的意见。这里有一例本社区几年前的隔壁邻居纠纷案。该案起因是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方把另一方打伤结了怨,此后双方隔三差五吵架打骂不断,闹得鸡犬不宁。双方当事人都很偏执,难以沟通,村里、镇里多次调解没有成功。后来一方为了建房,提出调解要求被村里拒绝,转而找我为其调解。我走访了解后,主动上门跟他们沟通,一开始,被打伤的一方拒绝调解,说:“我是村民,不用你社区管。”我就多次上门跟她谈心。开头几次,很难插上话,一进门,她就滔滔不绝地说对方的不是,每逢这种情况,我都很耐心地听她诉说,表示理解和同情,等她发泄完了,再跟她说话讲道理,把她当成自己的姐姐一样对待,她的态度终于有所转变,同意调解了。但由于木结构老房子梁柱板壁都是连在一起的,如何划清双方房屋界线空间归属,在细节上存在许多复杂问题,争来争去还是没有结果。我发现,他们双方都是由于不懂房屋结构,怕自己不明不白吃了亏。对此,我下功夫自己先把这些问题弄明白后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并画了简单明了的平面图,把今后双方怎么建房清楚地在纸上画出来,拿着这张图给他们解说,反复跟他们协商,经过30多次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谁知当我高高兴兴把拟好的协议书给他们签字时,不建房的一方还是心存矛盾,又犹豫着不肯签字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仍不灰心。一天,我得知她生病住院,就买了一大包水果、牛奶等去看望,陪她聊天,说些让她宽心高兴的话。她含着泪对我说,周主任啊!你这么有心,我再不签协议,太说不过去了,看在您的面上,我同意签字。这起长达10年的邻里纠纷至此才划上句号。事实表明,经过这次调解,他们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与邻居和善相处。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