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关系异化: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间关系的一种解读——基于二者关系之社会历史性的分析
[摘要]既有研究指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表现出一种“不对等互构”的关联性。即人类可以凭借自身行为能动地创造或改造社会环境,同时社会环境也以次系统为媒介反作用于人类,且社会环境对个体或群体的作用力大于个体或群体对环境的作用力。本文在承认这种观念的合理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认为当下我国的社会转型背景赋予了“不对等互构”特征以新的内涵。这一内涵集中表现为马克思提出的“异化”。进而,本文借用“关系异化”这一概念来指涉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环境面前的失语状态和被动境况,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其诞生逻辑与特点呈现。
[关键词]人类行为、社会环境、不对等互构、社会转型、关系异化
本文关注的是既有研究针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所提出的“不对等互构”之特征[1]。“不对等互构”意指人类行为对社会环境的能动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所施加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力大于人类行为对社会环境的能动性作用力的关系特征。与已有的研究文献不同的是,本文注意到二者关系的“不对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表现形式,或者称之为其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社会所呈现出来的“极化特征”,即“关系异化”。
一、文献回顾:“PIE”与“异化”
本文主要回顾关于“PIE”的既有文献,包括社会环境和人类行为的分别论述、对二者关系的澄清,以及关于“异化”思想的部分论著。进而通过引入“关系异化”这一概念尝试在“PIE”与“异化”之间建构对话的路径。
(一)、社会环境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社会环境的定义。社会工作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的角度理解社会环境概念,认为环境是某中心事物的外部条件的综合,社会环境是对人类行为造成影响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组织和社区以及文化等(龚晓洁、张剑,2011)。王雨田综合社会学、社会哲学等学科的观念,将自然系统(地理环境)、人口系统、文化教育系统、经济政法系统、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系统等作为社会环境的构成(2002),即指出了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系统。何中华则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概括了社会环境的两个主要形态,即实体环境与关系环境(1999)。
(二)、人类行为
人类行为是由人类需要引起的,以适应环境为目的的行为活动总和,它既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也是人类遗传、生理、心理和社会等不同维度综合作用的结果(龚晓洁、张剑,2011)。对人类行为的关注一直是社会学的研究传统,研究者们将其作为一种研究对象与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派区分开来,形成了反实证主义学派。如韦伯提出的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以及哈贝马斯对社会行动的类型化[2](黄陵东,2003)。除此之外,社会工作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还涉及到人类行为的特点,人生各个阶段的行为特点等领域,丰富了人们对人类行为的认识(龚晓洁、张剑,2011)。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现在被认可的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关系的界定是:人们要适应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王思斌,2014)。按照该界定,研究者基本上承认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即人类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也会反过来对人类行为施加影响。与此同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也直接指出了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不对等性。通过对这些观点的解构与再综合,可以看出“不对等互构”这一概念对二者关系具有一定的概括力。
(四)、异化的概念与内涵
异化一词来自于拉丁文,本意是指拥有能动性和独立意识的个体,通过自己的劳作创造出来的外在于他人的力量反过来支配、奴役着人们[3]。对于异化的研究,最早始于卢梭、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马克思是异化思想的集大成者。继马克思之后,马尔库塞、列斐伏尔等人进一步推动了异化思想的发展。马克思主要从劳动者与劳动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相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等角度阐释了他的异化劳动观。马尔库塞在研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单向度理论”,极力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主性的丧失。列斐伏尔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活的个人所面临的各种生存异化现象,其中提到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异化”,即本文所要论述的“关系异化”(杨康裕欣,201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