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主要讨论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极端形式,即考察了“不对等互构”极化后表现出的特征,并通过引入“异化”概念,提出“关系异化”用以指涉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环境面前的失语状态和被动境况。进一步,基于对“不对等互构”的社会历史性分析,结合中国的转型背景,探讨了关系异化的路径和特点。在阐述了关系异化的基础上,将这一视角作为分析的工具分析了当前的社会冷漠现象。同时,通过对社会冷漠现象的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关系异化背景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不仅仅是人类单向地对社会环境顺从,在现实中还表现为“负性互构”的恶性循环。
本文的创新之处可能在于认识到了“不对等互构”的极端形式——二者关系的异化,同时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社会历史性纳入考虑范畴。但是,由于自身知识积累的不足与视野的局限,致使本文有许多不足之处。表现之一是,虽然从社会转型和交易秩序变迁的角度阐述了关系异化的路径,但并未完整地论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关系异化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之二是,仅仅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考察关系异化的路径,并未发展出其发生路径的一般状况。表现之三是,在关系异化的分析框架中,将中国当前的情况界定为“关系异化”的承载实体,一定程度上将人类这一概念进行了模糊处理,没有具体地考虑到人类这一共同体中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1]龚晓洁、张剑主编,201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王思斌主编,2014,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3]汪和建,1999,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4]彭华民,201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何中华,1999,试论人与社会环境及其关系[J],长白学刊(5):40—45页;
[6]黄陵东,2003,人类行为解读:韦伯与马克思的社会行动理论解读[J],福建论坛(4):58—65页;
[7]杨康裕欣,2012,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论文,4—15页;
[8]刘祖云,1997,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2—37页;
[9]郭德宏,2003,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1):87—91页;
[10]王雨田,2002,略论社会环境[J],社会科学战线(1):199—204页;
[11]陈柏峰,2011,乡土逻辑植根于熟人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29日;
[12]阎志刚,1996,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4):86—92页;
[13]王志远,2012,社会冷漠的博弈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4):96—102页;
[1]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最主要的观点是“人在情境中”(PIE, Person In Environment)。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叙述,笔者在后文用PIE来指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2] 韦伯将工具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与传统行动作为人类行动的“理想类型”,哈贝马斯认为社会行动类别包括目的性行动、循规性行动、戏剧行动与交往行动四大类。虽然这里所提到的概念是社会行动,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区别(不少社会学家区分过行为与行动的区别),但是社会学家对社会行动的研究对我们理解人类行为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参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48页。
[4] “交易秩序”原本属于新经济社会学的一个概念。经济社会学研究注重将经济现象置于社会结构之中进行考察,关注社会性因素对经济现象产生与发展的作用,如韦伯对新教精神(宗教)与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制度)的关系的研究。因而,“交易秩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特定的社会历史特征。
[5] 百度百科“社会冷漠”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6861461.htm?fr=aladdin
[6] 储昭根,2011,《社会冷漠:请勿生了病再吃错药》,爱思想网,2011年10月21日。
(作者信息:赵万林,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本科在读。)
本文为作者向本网独家投稿,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