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工介入社会性突发事件精神救助的瓶颈与突破(2)

侯玲  2014-05-20 10:08   中国公共安全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在社会性突发事件精神救助过程中有助于受害者身心康复,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性突发事件社会性特性要求在其精神救助系统建构中需要专业社工介入。

3、专业社会工作的意义与作用还没有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知。

首先,专业社会工作基本导向和原则的社会意义和作用还缺乏社会认知。专业社会工作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为基本导向和原则。相对于传统的患者治疗方式、施恩者工作方式而言,社会工作者把案主看作是弱势群体,但同时强调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伙伴关系,强调弱势群体的长处,承认弱势群体是积极的主体;社会工作者还能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广泛多样的组织网络在增权使能方面的巨大优势。它既可以满足目标人群的需要,也可以在培养公民意识和志愿精神、积累社会资本,让个人有机会奉献自身的资源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不过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及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精神救助过程中的边缘化地位,使得本土对专业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基础极为薄弱。

其次,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及其作用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一是专业社会工作传统的三大方法,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在帮助弱势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自我肯定行动、进行健康提升与管理等有重大的意义。而专业社会评估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一大方法在推动精神救助的可持续性方面也意义重大。个案社会工作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解决弱势群体及家庭遇到的各种问题,挖掘其潜能,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以维护个人或家庭的幸福生活。小组社会工作以小群体为入手点,在小组内外开展工作,向弱势群体提供各种服务,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促进个人以及群体成员间相互合作。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推进社区事业平衡发展的一种社会工作方式。在精神救助过程中可以通过社区居民及团体的参与、合作和互助,参与重建社区,提高社区福利水平,促进社区进步,有利于为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二是专业社会评估作为一种评估手段和方法被忽视。专业社会评价是政府指导和评价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它已经成为一些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的主要工作方法,尤其是在援助项目和扶贫项目的实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社会评估过程中可以借助其自身的基层工作优势和视角,确保项目投入给精神救助对象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并采取某种方法增强项目的持续性等等。不过当前,广大民众对于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及效果知之甚少。以重庆为例,仅仅有7.2%的人听说或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及手法,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现实中的社会认同度相当边缘化。加上当前许多以社会工作者身份出现的工作人员实际上并没有“专业化”,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又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这种社会工作非专业化、半专业化的现实情况,使这种专业社会工作边缘化的倾向一再加强。在重庆2004年天原化工厂氯气泄露、爆炸事件之前,政府、社区、专业机构缺乏对其项目执行的社会评估,在其危机爆发后的迁址重建这一过程中也极少涉及系统、专业的社会评估,这使得许多善意的、美好的项目设计和目的最终未能变为现实。

第三,专业社会工作者困难救助者角色的独特优势还未为人们所重视。对困难者实施救助是社会工作的本义之一。专业社会工作者由于常年深入基层,对基层的真实状况比较了解,加上又具有专业的素养和方法技能,在困难救助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社会工作者除了配合各职能部门做好应急服务工作,还可以开始一系列跟踪服务。一是帮助弱势进行心理和生活调适,帮助他们解决遗留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二是推动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使专业社工在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和谐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指导建立新型的社区人际关系。专业社会工作者所具有的传统工作手法,尤其是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将有利于在社区创建互助关爱氛围,在邻里间倡导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友好风尚,建立新型的社区人际关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大众包括社区服务人员并不能从意识或行为层面意识到其应有之服务理念和内容,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官僚化倾向逐渐严重,社会工作应有和应发挥的独特作用实际上没有在精神救助过程中真正突显出来。

第四,专业社工作为社会政策建构者的角色被忽视。在政策制定和制度的设计环节专业社会工作者表现为弱者利益的维护者。社会工作主要关心的是弱势群体如何通过社会政策受惠,这种专业取向使其在社会服务体系中常常自觉成为广大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者。加上社会工作长期从事基层服务工作,与弱势群体和贫困者有着密切的接触,最了解基层民众的需要和其遭遇的实际问题,在立场上也最维护这一群体利益。社会工作也因此成为贫困者需求与问题的最主要的表达者和诠释者。其专业取向和其实际工作都能使得其可能也必然会成为推动社会服务最大化的主要践行者。遗憾的是目前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取向和工作取向还是基于微观层面,没有注意在政策建构方面自身的优势和使命,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国家与社会两极结构间的权力协调不力,缺乏实质性的社会参与,专业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建构者的角色很难发挥出来。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 微博推荐